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回复: 8

什么情况下会失皈依体?智敏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31 20: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皈依有五种:

第一次的皈依是翻邪皈依,是进佛门的皈依;

五戒前头的皈依,五戒皈依;

八戒前面的皈依,八戒的皈依;

沙弥戒是十戒的皈依;

那受比丘二百五十戒是具足戒的皈依。

每一种戒都要以皈依为基础,没有皈依就没有戒。那么如果你皈依体失掉的话,那什么戒都没有了。

◆什么情况下舍皈依?

1、“即使命难也不能放弃归依”,这一条做不到,为了保命把归依舍弃了,这是舍归依,故意地舍了。

2、或者你倒没有故意舍,你另外又崇拜一种其他的教,跟三宝平等起来了,虽然你没有舍归依,但是你实际上也舍掉了。

◆两种情况会失去皈依体

归依体得到之后,第一,跟小孩子开玩笑也好,碰到用刀来逼你也好,都不能说你放弃三宝的话。你一说的话,归依体就没有了。

第二,虽然你并没有说放弃三宝,但是,你看到其他的外道、气功师、婆罗门…… ,他的功德很大,跟佛差不多。有一个这样子的念头,归依体也就没有了。

◆失去皈依体的两个原因

一、自己说“今天我不是佛弟子了”、“不皈依了”、“不做三宝的弟子了”,这样一说,那就失去了佛弟子的身份。

你想皈依的时候,要花很大的力气:要知道功德、要发愿、要作这个仪轨。失去的时候,你只要跟任何人说一句话就失去了。要警惕:好的东西要好好保护,不要随便失掉。

二、你如果想:伊斯兰教、天主教、道教、神教、印度教,这些跟佛教都是一模一样的,没区别,都是做好事,都是好人。

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说法一旦有了,皈依也就失掉了。这两点就不做,你的皈依体就不会失去。

◆这种情况已舍皈依

问:假如因起了烦恼等故,心里决定弃舍三宝,但未与人言,不久后悔,请问这种情况是否已破了皈依?

答:已舍皈依。

◆放弃皈依的等流果

你放弃了之后,那归依体就失掉了。你这一次失败之后,以后你永远会失败,这是等流果。

碰到一些危难就退了,以后你修行途中障难是很多的,那你不断地会退,那你什麽时候成功?就不会有。

◆如何保护自己的皈依体?

能够使我们脱离苦海的,导引我们到清净的佛的最高的法身的,是佛法僧三个宝。

你认为还有一个其他的可以跟他并驾齐驱的、相同的,那你就违背了你(皈依)的誓言了,你的皈依体马上就没有了。这个很危险。

◆请外道看病,是否违背了“不皈依外道邪众”之学处?

皈依后请外道为自己看病,是否违背了不皈依外道邪众之学处?

来函收到,知悉壹是。你准备踏实修行,甚好!所问略释如下:

三皈依时,所说外道大半指宗教哲学方面的,而且“皈依”二字,有奉为至尊、悉命投靠之意。尽管研究科学,但认为此是世间相对真理,不是我们安心立命之处,学世间学问为了谋生以解决衣食问题,非解决生死问题;再如信基督教的医生,你请他看病是付代价,朋友式、买卖式的往来交易,不是奉为至高无上的皈命处,都不犯皈依。儒家修身之道,有可取者,可以协助佛教宣传、行持,不是作为至高真理,也无大妨。

◆皈依要有怎样的认识?

接来信,知因病体未彻底康复,所以年初未来。皈依三宝主要是不想受苦,而(且)认识到能救度我们出离苦海的只有佛法僧三宝,有此认识才算皈依。一切天魔外道都无能力救度我们,不可皈依。信了外道,便失皈依。

◆问:突然冒出不好的念头,是否会失皈依体? 皈依后是否应去算卦、占卜?

敏公上师 : 突然冒出的念头,是过去习气,若未经过思心所加以抉择,决定不失皈依。但此语与皈依体有违,第二念应痛责其心:不应生起这种恶念头!不知其人第二念作何种想?

皈依之后一切应依三宝、业果,由这方面来抉择。不应退回到老路上去占卜,更不能把上师与外道占卜合为一体,无论如何,对皈依是不顺的。

最好以后逢上别人皈依时,再随喜增上一次。只要彼人没有明确的心认为占卜和三宝地位平等,则不明确失皈依,但总有损。 居士于违缘中,对三宝信心丝毫不减,坚持念经修道,极好!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20: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持佛法必定是一件令人感到挫折的事,修行——特别是初学者——常常不瞭解挫折感其实是成功的路标,对自己缺乏专注力、虔敬心或感应而引起的恼怒与沮丧,可能正是促使你更努力来完全融入修持之所需。

~~~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20: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的戒体有两种相貌:

第一个、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人受菩萨戒跟没有受菩萨戒,有什么差别?受了菩萨戒,他当然也会犯过失嘛!但是他是怎么样呢?

虽作恶业,速疾能悔。

所以一个人,如果你造了一个身口意的过失,你到晚上的时候,诶!你自己会检查出来。哦!你这个菩萨戒体很强,这个防非止恶的力量,虽作恶业,速疾能悔,那种增上惭愧。你今天讲一句话伤到别人,你自己都不知道,到晚上也不知道,你的戒体可能很羸弱了,你那个防非止恶、自我反省的力量薄弱。所以你检视菩萨戒体,就从这个因地检查。

第二个、果报─虽堕恶趣,终不久留。发了菩提心的人,即便这个菩萨由于过去的罪业,堕落到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他马上弹出来。

所以忏公师父常讲一句话发菩提心,逍遥自在。你一个人发了心以后,你的业就改变了,你那个重大的业力,就被破坏了,真正发心的人,你即便堕三恶道,也是很快出来。

你看某甲跟某乙在过去生,两个同时造了一个重大的罪业,两个人同时变成一只蚂蚁,但是这个某甲是受了菩萨戒的,他变成蚂蚁的时候,他那个菩提心的戒体,发生了作用以后,他很快的就从蚂蚁当中,产生了增上惭愧,他那个蚂蚁的寿命不会太长的。有些人做蚂蚁是─七佛出世犹为蚁子;你看这种人,根本就没有戒体的。

所以一个人堕落到三恶道以后,他跳不出来啊!这个人没有发心过,没有戒体,没有那种防非止恶、灭恶生善的功能。

所以这个戒体,的确是有它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戒体你要坚固,你必须要提升到胜义菩提心。

~~~ 净界法师 楞严经修学法要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20: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辈子都推广正法的人,这辈子无论你怎么样的转,碰到什么因缘,他就会转回来。因缘就是这样,你上一辈子有下过功夫护持正法,鼎力的推广正法,这辈子你怎么样就算你碰到了邪魔外道,恶知见的,转,转,转,他就会一下子去听到正法,或者是看到正法的书,一下子,因为宿世的善根就转回来了。

可是上一辈子断众生的慧命的就难了,人家要来听经闻法,哎呀,不用去了,不用听了,人家要来听经闻法拼命的阻止人家,人家要来出家,也拼命的阻止人家不要出家,叫人家不要听闻正法,这个就会种下恶因,来世如果没有了生死,他就会走入岔道,因为你阻止人家信佛,阻止人家出家,阻止人家听闻正法。因此,不走入岔道,还得要有宿世的善根。

~~~ 慧律法师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20: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就是每天都要薰习,久了就变成我们的东西,为什么要薰习呢?就像吃东西下去,一下子消化不了,不过你吃下去经过二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就会消化,佛法也是一样,今天听完了消化不了没关系,明天再来,听了再消化一点点,半年之后再继续听,一直听、听、一年、二年、三年,它就会慢慢消化,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听法就是如此。

~~ 慧律法师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20: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名人,而是一位普通老人家。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是很受感动,必须要把我知道的写出来。上午打车时,滴滴司机见我与他人微信交流时说到佛教,就主动说他也念佛,并介绍了他的老岳母自在往生的事迹。老人家93岁时,对女儿说一个月之后要回老家。老家其实早就没人了,所以女儿说别胡说,实际上是不知道老人家的意思。

到了往生前两天,老人家要女儿把子女都打电话找来,一起吃饭相聚。大家在家高兴地吃完饭后,大家忙着刷碗收拾。老人说要到旁边的公园溜达一圈再回来。大家也不在意,因为她常如此。平时半小时就回来了,但是这次居然去了一个小时还没有回来。结果等大家去公园找的时候,发现老人已经结单跏趺坐往生了。那时是中午两点左右,时值夏天,大家都在午休,老人往生没有惊动任何人,也不受任何人干扰,自在往生了,没有给人添任何麻烦。老人遗体在冰柜里冰了三天,请出火化时身体非常柔软。

家人收拾房间时,闻到非常奇异的香味。女儿有一个多月总是听到老人念佛的声音。老人学佛有十几年时间,为人善良,宽容慈悲,除了吃饭时间几乎都在念佛。老人并未完全吃素,但是严持不杀生戒,家里只买死鱼,去餐馆吃饭从不点鱼,以避免杀生。

~~ 心斋老蒋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20: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检视我们修行的动机!



我们是真正想要证悟,还是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放松和疗愈?抑或是我们在生活里遇到了严峻的问题与障碍,所以想从中复原?

提醒你,倘若我们以这种动机修习佛法,即便或许真能达到某种效果、真能带来某些世间利益,我们却将失去彻底运用佛法的可能性。

由是之故,我们修习的甚至将不是真正的佛法,而是某些捏造出来的复制品。

因此我们的动机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拥有正确的动机——为了达到全知或证悟而修持灵性道路,那么我们必须有一条完整的道路。
是什么造就一条完整的道路?一条完整的道路需要具备见地、禅修、行为。

请注意,这非常重要,我注意到西方有太多的方法毫无见地:各式禅修,新世纪音乐,提醒你,将这些作为方法是可以的,我不是在批评方法。

但你必须要有见地,如果你没有见地,你哪儿也去不了,这些方法只能治疗某些创伤,或是像普拿疼一样只能暂时止痛。见地非常重要,见地决定了禅修与行为。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20: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家人不是剃了头、穿上僧服,
就完成了智慧的提升。
在家人也不是进入佛圈,
就理所当然的要相信圈子里的人。
由于身上有了标签,
佛圈里的人更具有迷惑性,
因此需要更仔细的观察。
对外观察,要观察别人是否言行合一。
对内自省,要内省自己是否知行合一。
学佛,要彰显自己的佛性,
而不是培养自己的奴性。

解脱,不是关于生命的终结和去处,
而是关于烦恼的降服和转化。
活,都活不好的人,
想死后的世界,
徒增烦恼和焦虑。
这种烦恼和焦虑,
即是生命最脆弱的地方,
也是别人最易下刀收割的地方。
没有谁的命运是由另一个生命主宰,
你的命运始终在你手里。
烦恼消散,净土自现。

~~ 明心书斋·与文彬师兄分享点滴感悟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2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通常
只想要无常一半的过程
只要生而不要死
只要得而不要失
真正的解脱来自领受整个循环
而不是紧紧抓住自己喜欢的部分
谨记因缘的变异与无常
不论是正面或负面
能善用就好

​— — 宗萨钦哲仁波切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九九易学网 ( 冀ICP备2022006500号 )

GMT+8, 2025-4-25 22: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