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80|回复: 0

焦汇波:易学文化觉醒的背后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9 18: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0年留学法国的27岁的四川籍青年刘子华研读《易经》,运用八卦知识,推断出太阳系第十颗行星——木星的存在,而且把八卦宇宙理论与天文参数结合起来研究,准确计算出木星的位置、运行速度、木星密度等等。刘子华将研究成果集中在他著述的《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新星的预测》论文中,并以此获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将近半个世纪后的19877月美国宣布:美国发现了太阳系第十颗行星,它正围绕地球运行!

  由此可见,《易经》的哲学思维和智慧之光,反映着天地发展变化规律,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又能帮助人们决策各类事物,而其中蕴藏的哲学原理令人叹为观止。《易经》不是冷冰冰的语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远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点一滴生活实践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是带着温度的人生指南。

  如果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那么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就是在文化上的觉醒。国学,很多人一提到它就分外熟悉。古时国学一词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而现在国学更多的是指传统文化。国学的内容包括思想、哲学、科学、技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然而在国学复兴的大背景下,易学传承却越发困难。在儒家推崇的著作里,四书五经是必不可缺的经典。其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易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而易学中的《易经》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是中国文化最古老、最系统、最厚重的典籍之一,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就是这样一份瑰宝却被很多人误解,甚至利用,被披上了迷信的外衣,加上易学本身包罗万象、难以精通,这些都造成了易学传承的艰难。

  我曾看到一位易学学者——焦汇波的观点,他认为易学的智慧是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依自然界规律去发展。易学绝不是迷信,比起星座、星盘、塔罗牌来说,易学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焦汇波老师是北京易之学文化中心的易学首席荣誉顾问,是中华易学会首席预测家,一个精通易学的学者,曾数次前往北大讲学。

  焦汇波老师在为北大学子讲学《易经基础》时说到:学好易学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要循序渐进的学习:学习易学首先要了解传统文化、了解古文,有一定的古文功底,文化底蕴与思维模式会对学习易学造成不同的理解;其次要积累一定的人生阅历,这种阅历不是单指生活阅历,你所学的、所看的都是阅历的一种,没有一定的阅历基础心态容易浮躁,乃是学习的大忌,一个浮躁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焦汇波老师在传承易学文化的同时也一直默默的为慈善事业付出。长期资助唐山贫困大学生,为新疆喀什的贫困学生捐赠书包和文具等学习用品,组织捐赠万双鞋,助行万里路中华易学会遵义官田小学助学捐赠等公益活动。焦汇波老师认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任何福祸都是由小渐大,慢慢积累而成的。就像后世格言劝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生活中人们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积善修德,皆由于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九九易学网 ( 冀ICP备2022006500号 )

GMT+8, 2024-4-20 21: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