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回复: 16

面对无法回避的死亡及痛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7 07: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面对无法回避的死亡及痛苦

这是亚青两位平凡的出家人,死亡三四天后,
留下的照片。
照片里,
他们以七支坐的方式,
宛如他们生前每日修行时一样,
安详离世。
每个生命必然会面对死亡,
死亡之时,
四大分离,
身心各种苦痛叠加,
常在痛苦无助中,
无奈告别这一世。
不仅如此,
佛法里认为,
亡者不仅经历了死亡痛苦,
也要面对,
随之而来的——中阴及来世的痛苦。
如何从痛苦中解脱,
能安乐自在?
是每个人心中的问号,
而不同的人,
也或多或少,
都寻求这个答案。
这两位出家人也一样。
他们来到亚青,遇到佛法,
得到大圆满,
同时经年累月,
不懈努力的实修。
死亡之时,
他们显现清净,
内心没有痛苦恐惧,
身体没有异味,
以七支坐的方式离开——从容安详,
仿佛还在平日的修行里一样,
甚至在死后三四天,
仍旧保持七支坐,
同时屋子里充满香味。
普通人都很难做到的事,
他们在死亡之时也做到了。
这是我亲眼看到的,
他们给我一种启发——芸芸众生都无法回避死亡。
平凡普通如我,
只要如实修行——也可以从死亡,
以及中阴来世的痛苦中解脱。
这是两位出家人,用他们死亡时的真实事例,
给我的答案。
—— 呷绒单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成为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0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佛教不讲迷信的,其他的宗教就是“你保佑我,我相信你,我供养你。”“好了,可以得救,生天去了。”“我不信你,我反对你。”“你下地狱去了。”这个就是其他宗教了,我们佛教不是这样感情的,你去求佛了好了,你把头磕破,你不照他的法去办,你脱不了苦。

~~~ 智敏师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08: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受了戒之后,只要不坏戒,不舍戒的话,不断地增长的。我们自己不知道,你睡觉睡在那里还在增长,一刹那一刹那地长。那么所以说,这个无表色的功德不断长。如果你舍掉了,那就不长了,全部都坏掉了。所以说别解脱戒,就是最好不要舍掉。

~~ 智敏师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09: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等承侍为修行供养
中等者以身语意承侍
下等者以财物供养

       — — 华智仁波切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15: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已经证得大圆满无死之坚地,法体缩小得如图所见


他是一名非常普通藏族出家人,依止喇嘛仁波切修行二十年。在家时曾是当地最富有的人,上供下施后只身来亚青出家修行,过着近乎乞丐般的生活。圆寂前能供养的财产只身一部很久的摩托。上师给他解等持时,他的屋子里只有像个木箱一样的床。但他已经证得大圆满无死之坚地,法体缩小得如图所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成为会员

×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0 15: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蕅益大师:最要二种,一发菩提心,二炽然作福

今于缘了二因,拈出最要二种,为出生死方便。一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二炽然作福,于正因拈出最实一事,为归趋之方。所谓净土,以二要行,趋一实地,随观行浅深,任运净于四土。至三惑尽,二死亡,则究竟寂光上上品也。
摘自:嘉兴藏第 36 册 No. B348《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示彭双泉)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0 17: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虚空无边无尽的众生,小至微细昆虫的每个生命,都希望离苦得乐。但没有一个众生了解,在追寻快乐的过程中,唯有遵循善行方能带来快乐,也没有一个众生明白,在努力避免痛苦时,会因恶行而导致痛苦。因此众生不知不觉地悖离了快乐,陷入痛苦之中。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09: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皈依是戒的根本,等于说我们的一切植物都从地上生长的,管你大的树也好,小的苗也好,不能离开地的,那么什么戒都不能离开三皈依,离开三皈的戒是不存在的。

~~ 智敏师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09: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带任何嫉妒或攀比心地去随喜和帮助他人行持善行,如此这般,你的功德亦增上。

~~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09: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死亡的恐惧是修习佛法必不可少的。当然,我们都有对死亡的恐惧,但只在某些特定的时候。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心念是迷失在家庭事务、生意和工作之中的,全然忘记了这个恐惧。倘若我们能每天、每时、每刻都持有这个对死亡的恐惧,我们必将能培养出想多去修习佛法的心念。

因此,让我们用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时刻来增进对死亡的恐惧吧。

——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09: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中有一个概念:缘起。就是说,行为造成后果,后果又引发新的行为,如此环环相扣,前后相续,行为后果行为后果,相互交织,千丝万缕,逐步形成一张彼此依靠彼此影响的大网。再微小的行为也是一个缘起。

————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09: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纠结在那里,不肯出来,我们认为自己是轮回中的一员,是问题中的一分子,但我们不懂得在问题中放松我们的心,这样我们永远被我们是旋涡的假象给迷惑。

— —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09: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多次告诫大家,在没有修出离心和菩提心之前,先不要修其他的法。这不仅仅是我的要求,在佛经中也如是记载着释迦牟尼佛的教言:欲成佛者,无须修很多法,只修大悲心一法即可。能够发起菩提心的那种悲心叫做大悲心,大悲心是菩提心的因。有了大悲心,才会有菩提心;有了菩提心,才可以成佛。所以,在没有修出离心、菩提心之前,修其他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慈诚罗珠堪布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09: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并非人人一开始学佛修行, 就能有求出轮回或普度众生的愿心, 毕竟每个人的机缘不同, 但是发心越早调整过来, 修行就越少走弯路。   

————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10: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和月亮的光芒,即刻就照射在清澈澄净的水面。同样的,诸佛的加持总是加被在有强烈信心的人身上。阳光照射一切处,却只有放大镜聚焦之处才能引火燃草。当诸佛的慈悲通过你信心和恭敬心的放大镜时,加持的火焰就在你心中燃起。
回复 我顶 我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九九易学网 ( 冀ICP备2022006500号 )

GMT+8, 2025-4-25 22: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