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回复: 0

净界法师 : 为什么不能用你的见地,去扰乱根机不够的修行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3 16: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





第三个,不要恼乱修行者。你不但是不轻骂,你还不能出口去恼乱他。怎么恼乱呢?就是说,“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众弟子,他们由于每一个人的根机不同,就有求声闻乘的,追求寂静涅槃的,有求辟支佛的,有求菩萨道的。你自己学完《法华经》以后,当然你的视野更开阔了,你站在一念清净心的角度,来看十法界的因缘果报是如梦如幻。虽然你的见地的水平高,但是你应该怎么办呢?

“无得恼之,令其疑悔。”你不要去刺激他,说,哎呀,你们这些修三乘的人都是心外求法,虽然你们成就相应的果报,但是你们离佛道久远。你这样子去刺激他,对他没有好处。蕅益大师说,“进不能荐取圆理,退不能遵守三权”。他的根机就是这样子,他的根机就只能够去单向地修学,他只能修四谛法趣向涅槃,他只能修六度趋向菩萨道,如果你一定要从一心真如的角度去恼乱他,结果呢?他不但不能成就一心真如的妙理,他连他自己的本分的权法也失掉了。

所以,如果我们“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说你这样子修,你修到什么时候都没办法成佛的,因为你今天有所得,就形成单向的功德,你不能成就总持的功德,那你用圆教的思想去问难权法,但是他的根机又不够,所以就变成一种恼乱了。“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你从佛道的角度是放逸的,你是得少为足的,从大乘的角度是懈怠的!——你不能这样扰乱他,因为他的根机还不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九九易学网 ( 冀ICP备2022006500号 )

GMT+8, 2025-4-27 05: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