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有法身的成就,也有圆满报身的成就,也有千百化身的成就。释迦牟尼佛在普贤王如来之时早就显现法身果位,早就成佛了,但是显现在印度金刚座,十地菩萨摩诃萨断除最细微、最深入的所知障后,第二个刹那间就成就法身果位,同时报身的刹土立刻显现毗卢遮那佛,开始为有缘的的十地菩萨们传大乘佛法和密法,同时肉身成就释迦牟佛化身。
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也像人一样,有色、受、想、行、识五蕴,也有色、声、香、味、触法,也要吃饭、行走、睡觉,也要生活。佛虽然在印度金刚座刹那间成就佛的果位,但是化身还有没有痛苦?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疑惑,第二个功德能够消除这个疑惑。
第二个功德就是“舍弃重负”。虽然我们看起来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成佛之后,在度化众生的时候,还有色、受、想、行、识身体上的五蕴,也有行、住、坐、卧的生活,但是已经断除五蕴执着,没有了贪执、重负。也就是说,没有了有漏的五蕴重负,五蕴身只是为了普度众生而在众生面前显现而已。本质上,没有五蕴身,就没有肉体的各种负担,没有生活的酸甜苦辣,一切都只是显现而已。
从根本上,佛的化身早已舍弃五蕴的重负。“重负”就是很重的包袱。凡夫人是背着“我执”包袱的人,这包袱中装的就是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过去的五蕴让我们执着,造下各种的业力,造业之后再投胎;这个五蕴结束,又进入下一个五蕴。一个结束了又进入再下一个……永远背着包袱,永远放不下的。而佛成就以后就舍弃五蕴的重大包袱,这就是“舍弃重负”的功德。
佛“所作已办”成就法身果位,“能作已做”六度圆满成就报身果位,“舍弃重负”就是千百化身的各种显现也没有五蕴种种的痛苦,全部断除、舍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