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10-25 10: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檀将病后的日子,称作重生。在一期名为《重生之夏》的视频中,叶檀说:“我是檀姐姐,我1岁了。这是我的第55个夏天,是确诊乳腺癌晚期之后的第一个夏天,这是我的重生之夏。”她形容自己在这个夏天回到了婴儿状态,饶有兴致地跟网友分享着自己在这个夏天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赖床,毫无愧疚感地睡满8小时;小光头第一次冒出绒毛,第一次进理发店;第一次洗洗晒晒,第一次当园丁;第一次听风看云,不用赶着去任何地方,每个细胞都在伸懒腰……看似惬意闲适的重生之年,也依然有着隐隐的焦虑和烦恼,癌细胞目前是基本控制住了,但需要观察满一年、两年、五年的状况。五年之后不复发,才算是医学上的治愈;以后的十年、二十年,还要不断地控制其复发的可能,“一朝抗癌,终身抗癌。”每三个月,她要去医院复查一次,“每次等待复查结果,都像是拆盲盒。头顶永远有一个不确定性悬在那里。”每21天,她要进行一次靶向治疗,每天要吃调节内分泌的药物,这个药吃多了影响骨质,所以她每天还要吃钙片。公司也不可能彻底不管,依然有很多事要考虑,依然有很多利益纠葛。只是,她看待世事的心态已全然不同。她也不想给病友们带来一个幻觉,“就是你看我只要进入这种状态,全盘释怀,就任何麻烦事情都没有了,我就全心全意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养病就可以了。”叶檀不停强调,这样的真空是不存在的。“只是我们的内心解脱之后,心态和处理方式会比较宽松。”对待生死,她现在的心态是:尽人事、听天命。她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其余的,别人的事情交给别人,老天的事情交给老天。说起过去20多年,高速运转高度紧绷的日子,“檀姐姐”并不后悔,她说每个阶段的使命不同。现在,她告诉自己要活在当下,而过去,她永远活在未来。“每天都在想,第二天要做什么,下个季度要做什么,再下一个年度要做什么。”不过,她觉得,过去那种一天工作十几小时的节奏,才是创业者的常态,才是一个创业者该有的样子。被问及想对过去那个“财经女侠”说些什么?“檀姐姐”说:“你好,我了解你当时的不容易,你的焦虑。你当时完成了你的使命,很好。现在,好好地放下,我们开始一段新的奇妙旅程。”疾病应该带来爱,而不是耻感今年6月,多名自媒体称“著名财经博主叶檀今晨去世”。随后,叶檀发博辟谣称,“我活着,治疗很有效。做自己喜欢的事,法喜充盈享受每天的生命。人生没有比慈悲更有意义的事。”对“慈悲”二字,叶檀有自己的理解。她说,佛教对慈悲的定义是“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对他人的痛苦可以感同身受,这并不是出于现实的利益关系或者血缘关系,而在于可以感受到那些痛苦。对慈悲的感知,在叶檀生病以来,几乎无处不在:出去散步,有很多人会跟她友好地打招呼;治病时,医生给她提供了很好的方案;病友之间会交流经验,告诉她白蛋白下降了该怎么处理?身边的朋友更是无微不至,有过来看她的,有给她提供抗癌物品的。“这些点点滴滴汇聚成一片慈爱的大海,让我感到很温暖,很幸福。”叶檀说。作为评论员,以前的叶檀总是习惯去挑一些问题。现在,她开始去感受事物好的一面。“并不是说我的批判性因此而削弱,我也会提供一些建议,而这些建议是大家可以做到的。”她举例,比如,她会建议去探望病人时,最好不要跟他(她)说,“你以前太拼了,这么做是不对的,你现在应该放下了”。在她看来,这样说相当于否定病人的过去,会给病人造成很大的压力。“说这种话的人没有同理心,也缺乏慈悲。”一般得大病的人都比较敏感,他们要承受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病人的身边人,特别是长期陪护者,承担的压力也非常大。叶檀深知这一点,不想让家人们过于担心,她能自己处理好的事就不麻烦家人。生病后,她和家人聚会见面的时间和之前几乎相差无几。在叶檀看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这些都会带来心境和状态的改变。只是“这场大病让我的转变来得更快了一些”。这场病同样加速了叶檀投身公益慈善的步伐。生病之后,叶檀的财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焦虑不安时,觉得要多多赚钱才能保障我的安全感。现在,我认为人的用度是有限的,有什么安全不安全?如果你的感受好了,钱少一点,你也会觉得安全。财富就应该用到适合它的地方,走到它自己的轨道上去。”在叶檀眼里,用于慈善公益,无疑是财富最好的去处。过去,叶檀也零星做过一些慈善,涉及医疗救治、流浪动物救助等方面。癌症控制住之后,随着身体逐步恢复,她便想投入更多精力在慈善公益上。并且,她想要改变以前那种零散的碎片化的公益方式,建立一种有效机制,去系统化地开展公益慈善行动。9月12日,叶檀发博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公益慈善计划,表示“未来会与伙伴、助理做些力所能及的温暖之事,与大家分享交流生命感悟,以期开启生命之光”。同时透露,自己正在联合律所、信托机构及公益慈善机构筹备设立慈善信托。之所以选择慈善信托,是因为叶檀很看重信托的可持续性。“我希望这个事情不会因为个人原因,比如某个人不在了,或者没精力了、不想做了,项目就停摆了,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我希望这个慈善信托都能永续经营。”在选择信托机构、律所及慈善公益机构合作时,叶檀首先看重的是对方的慈悲心,其次才是能力。“有同频的慈悲心,很多事情都可以克服。”对于这个筹备之中、还未见雏形的慈善信托,叶檀希望它能够给大家带来切切实实的帮助,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她希望财富能够变成有用的东西;她也希望这个慈善信托可以唤醒全社会的爱心。目前,叶檀的计划得到了很多支持,已有朋友表示,愿意跟她一起做慈善。“我以前的财富会有很大一部分投入慈善信托,以后如果赚了钱,会有一多半进入慈善信托,通过慈善信托载体,来做一些持久的项目。”叶檀透露,筹备之中的慈善信托将主要用以促进医疗研究和动物保护。而在医疗研究方面,叶檀尤其关注对乳腺癌的研究及对乳腺癌患者的关爱和心理建设。乳腺癌带来的切肤之痛,让她心生更多的敬畏、悲悯和同理心,也让她对乳腺癌患者这一群体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她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呼吁大家关注癌症病人,特别是乳腺癌患者群体。因此,她希望能通过慈善的方式,关注到每个身患乳腺癌的女性日常所面临的困难。比如:她们治不治得好,有没有复发的可能,能不能为那些收入不够的女性提供早期筛查,她们得了病之后是不是会受到双重打压……生病期间,叶檀看到很多病友不光在生理上要接受乳房的消失,还要在心理上遭受家人的不理解,甚至是情感的背叛。这些女性往往无法面对自己生理和心理上双重的压力,又持续处在痛苦的治疗过程当中,在治疗中甚至还会出现潮热绝经,一些年轻女性往往会产生强烈的病耻感。叶檀希望能够做些事情,给这些女性带去温暖,告诉她们:“这些东西都不重要,健康的体魄和心态才是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