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芒老师:
您好!
我是一个“80后”的硕士研究生,同很多“80后”一样,“蜗居”和“奋斗”是代表我生活的两大关键词。这两部电视剧多少表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理想与生存状态,同样也包含着永恒的话题—爱情,在这个浪漫的话题里,我,痛并快乐着。
快乐的是相识和相知。我和我的男友在2007年12月份认识,他大我5岁。2008年他放下工作和我一起考研。那段时间,我们有时也有争执,但更多的是互相间温暖的支持。
正如《大话西游》里的台词所说:“快乐永远是短暂的,换来的只有无尽的痛苦与长叹。”很快,现实击碎了我们原本温暖的梦。2009年,我来到北京读研,他留在了上学的那个城市,在那个城市的一家小公司上班;他家离我家远,而且家境不好,如果结婚,?们没有房子住;他爸妈老了没有退休金,需要我们赡养—我父母也因此没有承认过我们的关系。
现实的诸多因素让我们的未来显得遥不可及。
爱情本身就包含两个人对未来的憧憬。毛泽东也说过,“如果谈恋爱不以结婚为目的,就是耍流氓”。我总是拿这句话激励自己,虽然此时显得有点自嘲。我尽力依照自己的方式经营爱情,但是在现实面前,我退缩过,他也泄气过,我们也因此争吵。他已经到了结婚的年纪,但我总说:“没房子怎么结婚啊?”他说:“某某同学研究生毕业,照样租房住,租房子结婚的现在多的是。”
我们每次因为经?问题吵完架,都身心俱疲。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有时候我也反问自己,反问我爸妈:“他爸妈穷不是他的错,他有这样的家庭就不能结婚了吗?”爸爸说了一句话,让我很震惊,他说:“你别太自私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能力让人家家里过上好日子,不如先帮我们解决经济问题吧。”我沉默不语,眼泪被我生生忍了回去。是啊,自己家中的经济负担那么重,我为什么还要硬撑着自己的爱情,信誓旦旦地要养活没有退休金的公公婆婆呢?他是我爱的人,他的爸妈是他的恩人;但我的爸妈也是我的恩人。我们所有人都没有做错什么,可是为什么在爱情和现实的博弈?,每个人都憔悴不堪,冷脸相见,欲哭无泪,欲罢不能呢。
当扪心自问,幸福是什么的时候;当哲学课本中讲到,百万富翁并不快乐的时候,我们又在想,房子和车子在我们面前算什么,车子和房子是我们爱情的开始,还是爱情的结束?如果有人买好房子等我进门的时候,我是否会头也不回地放弃曾经忠贞不渝的爱情,为爸妈和我的“幸福生活”而干杯呢?
我父母也曾放低姿态,说“先付首付也好啊”。所以,在我和我男朋友交流中,为了增加在一起的筹码,我经常提到房子的首付问题。他说,“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我赚钱,把钱全给你们家(当彩礼);一条是用钱付首付”。我说,“最后,我们什么钱都没有剩下”。
有时候我觉得这个社会很残忍,只会欺负刚毕业的大学生,尤其是他这种大龄青年毕业生:面临毕业,面临失业;面临难做的工作,难赚的钱,难以得到的婚姻。
我们是改革开放的一代,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代,感情为基础的年代没有过去,新的物质基础又来拐带我们的幸福。现在看来,首付就是我们的结婚通行证,它重于几年的感情积淀,重于几年来的“我爱你”。有时候我也在想,为什么总是“80后”受这些煎熬。当浪漫的爱情遇到残酷的现实,“80后”,你选择哪一个?放弃哪一个?
姐姐(1982年出生,一个过来人)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等你结婚了,你就知道经济问题会给你们带来多少感情问题。”弟弟(1995年生,刚初中毕业)说得更干脆:“谁让你啥都不了解,就情窦初开呢”。这是典型“90后”的看法。“90后”总是不像我们“80后”那么犹豫。他们处事干练,当机立断,并且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面对我这样矛盾的感情,要么就是以房子车子为标准,要么就是完全为感情而付出。不会像我们既想要纯真的感情,又想要在感情上有完美的物质基础。
是啊,“80后”的我们没有毕业分配、没有福利分房,没有大锅饭也没有铁饭碗。女生们只能摩拳擦掌想法儿去抢只绩优股,要不然就使劲擦亮眼睛希望挑中潜力股,没有“富爸爸”的男生们只好望楼兴叹,索性一辈子做个宅男。
面对养老,我有些恐惧。面对工作,我有些迷惘。在爱情面前,我虽然现在还不是房奴,但是也将成为房奴的一分子;面对奋斗,我们别无选择。为了双方家人的幸福,为了孤独的心可以有个港湾停泊,我们除了奋斗别无选择。
每当我看电影《恋恋笔记本》中男女主人公追随爱情放弃物质的唯美爱情,就会潸然泪下,然后就很想他,给他打一通电话,心中坚决地对自己说:“如果有一天自己老年痴呆了,他也会慢慢地给我读我们的故事,唤回我的记忆。”
我相信爱情可以创造奇迹。
我也相信现实可以粉碎爱情。
苏老师,在爱情与婚姻面前,在这么激烈的对峙面前,我们该何去何从。
真心期待您的回信。
恭祝您工作顺利,心情愉快!
此致
敬礼
王渊博?中央民族大学
背景资料
河北籍贯,1987年生人,心理学背景,排行老二
◆ 性格关键词:兔子的乖巧?巨蟹的稳重
◆ 职业关键词:硕士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
◆ 人生态度关键词:积极乐观?相信信念和坚持可以征服困难
◆ 困惑关键词:浪漫爱情与物质现实的矛盾
亲爱的王渊博:
你好!
我特别乐意给你回信,因为你的信中写道:左手爱情,右手婚姻。写到了“蜗居”和“奋斗”。全都是我最喜欢的电视剧。而且,你的文笔多好,为什么不开始写一本小说呢?稿费也够买一个厨房啦!哈哈!
我是个天性非常乐观的人,别怪我调侃你,只是想转换一下你的心情。
我很欣赏你俩的爱情观,真的。我一直不羡慕嫁入豪门的姑娘,更不喜欢拿自己当砝码嫁人的女孩。我和我周围的同事和朋友,都是有着和你一样的爱情观和价值观的人。什么是爱情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从小到大都没有怀疑过,即便遭遇过情变、失恋,从来都没变过。我心里喜欢和认定的爱情,就是看到一个人会心跳,会想方设法和他在一起,会觉得他比别人都好,即便实际条件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我喜欢的爱情,就是没有计较,没有要求,就是和他在一起很开心,哪怕什么都不干也很开心。听起来像个小女孩?其实不是的,我很认真地告诉你:如果假设爱一个人是想和他结婚,结婚是想和他一起生活一辈子,生儿育女一直到死去。那么你们在一起的时间真的会很长很长,长到有多少钱都可能被花完;长到有多少共同语言都会说完;只有你真的喜欢他,才能忍受这样长时间地面对同一个人,因为喜欢他,看他什么都会更顺眼一些,真心喜欢一个人,连缺点都变得可以接受,变得有点可爱了。
那么,你们最纯最初的愿望,就一定是结婚吧!我和我老公结婚的时候是个“三无分子”。没房子,没存款,没有稳定的工作。可是当时我很想结婚,所以,我们就领证结婚了。一直到孩子3岁都一直是租房子住的。父母没有反对,我们也没想太多。反正我们都年轻,也自信不是没本事的人,我甚至都没问过他赚多少钱。后来,我换过一次工作,来到《时尚》杂志社。杂志当时刚刚创刊不久,我每月薪水只有200元。不够我自己买衣服,我就兼职去弹琴,每月能赚2 000多元,加上写点小东西,也能赚到3 000元,在1994年,算还不错的收入。后来,我们杂志越做越好,我也在领导的培养下,迅速成长,我开始想买些很贵很美的东西,于是就想多赚些钱,便努力开发业务,做出了很不错的广告业绩,后来我被升为广告总监,一度管5本杂志广告。我每天热衷于向客户学习,向每一个被采访者学习可以把事情做到更大更好的方法(即便在做广告总监的时候,我仍然向领导要求让我做些稿件、采访)。当时的我不仅坚持写稿子,也接触到很多一个普通编辑无法涉及的领域、从很多成功人物身上学他们的经验。接下来,钱多了起来,我们开始考虑生小孩了,后来也有钱买房子了。现在我住在一个还算挺美的家里。我常常想,我是多么幸福啊!今天拥有的一切?都是我从未想到可以拥有的。
可不可以告诉你,幸福感和你的期待值成反比。期待值越高,幸福感越低。期待值低,不见得对自己的要求低,对事业的目标低,而是,试着把金钱看淡些,对自己热爱的东西看重些。我曾经自己买菜做饭洗衣,做得很好,现在有了一个非常好的阿姨代替我分担,我相信有一天没有阿姨,我也能生活得很好。让我们把生活看得简单些,把努力付出看成在为自己长本事,把家庭看成两个相爱的人共同成长的过程。不是很好嘛!
如果真的有经济压力,你们可以在结婚后树立个目标,两人一起多做几份工作,努力赚钱。这个?代,机会真的很多。没有什么结婚的以要物质条件,不快乐都来自于你同别人的比较。两个人过得好不好,和有没有房子没有关系,而是和你们两人的爱情观、价值观是否一样最有关系。你们两个如果都认为和对方过一辈子最快乐,什么都没有也愿意,那你还等什么呢?
假设未来,是很多爱情上有挫折感的男女最大的问题。没有人知道未来,我们可以去创造未来,但不要去假设一个未来,让自己对对方制造不满意,让自己痛苦。
你的婚姻是你的,应该听从你内心的决定。我祝愿你能够拥有自己想要的爱情,自己想要的婚姻,并为之付出,为之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
现代女性,就是那些听从自己内心声音,在自己梦想道路上,不断前行的人!
祝你快乐!
(《时尚芭莎》执行出版人兼主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