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9|回复: 4

《道德经》揭示人生成功的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9 08: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柔弱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太上老子从对自然界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阐述了“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的道理。柔弱这个词,从字面上来说似乎表现的是脆弱没有精神,但在道教教义思想中却并不仅是字面的意思,其精神实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一、甘愿付出,不求回报
《道德经》第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为水之所以善是有利万物生长并不争功,它处于众人都不愿去的地方,所以最接近大道。
为什么处在众人都不愿去的地方还是接近大道呢?因为水本来是干净纯洁的,但为了净化它物而把自身弄得全是污浊,最后还要流到最低的地方,不再被人重视。所以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最后还落到人人都不愿去、受轻视的地方,这种“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就是“道”的品质,这种品质在《道德经》里也叫“柔弱”,即永远把自己个人的私欲放在最柔弱的位置,而把付出放在最强大的地方。
《道德经》就是以水喻“道”,用水的柔弱与顽强来形容“道”的特征。我们总是强调要无私奉献,无私就是私心欲望要柔弱,奉献就是付出的愿望与力量要强大。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源于万物本原的“道”的特征。为什么那些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做起事来总是会焕发蓬勃朝气和无穷力量呢?因为他们的精神状态符合了万物本原“道”的特性。所以人生要成功,就必须把柔弱的道性变成自己内在的品质,永远铭记要自己物超所值,永远想到自己所做的比想得到的要多得多。这样,人就不会离成功太远。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0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忍耐功夫,实在可贵
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不痛快,这时,忍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因为小事忍不住而害了大事,这就非常不值得了。
《道德经》四十一章:“弱者,道之用。”意为:保持柔弱的地位是“道”的运用。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繁盛的反面——静柔之处往往蕴藏着无穷的生命力。事物总是向对立面转移的,阴极阳生,阳消阴长,物极必反。”
故解决问题的诀窍就在于从事物的反面或反方向入手。因而我们应学会“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要“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溪、谷为谦和柔弱之谓。当你不愿让命运来主宰你的一切,但又没有扼住命运咽喉的本领时,切记应当学会忍耐。
忍耐不是逆来顺受,屈服于命运之神的支配与调遣,让岁月的沧桑把自己的追求一点点地消磨掉而功亏一篑,这都是因为不懂得忍耐的真正含义,而坚韧不拔地追求并排除万难有所超越才是忍耐。忍耐不是消极颓废,也不是悄然降下信念的帆;忍耐是考验意志、毅力、检验成功的一种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08: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宽容待人,以善为本
在成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与别人产生误会、摩擦,如果不注意,仇恨袋便会悄悄成长,最终导致堵塞了通往成功之路。所以我们一定要记着在自己的仇恨袋里装满宽容,那样我们就会少一分烦恼,多一分机遇。

《道德经》第八章“心善渊”。意为:“心胸如水一样虚静深远。”老子认为:人应该宽容,让心胸如水一般虚静深远,包容一切,也能化解一切。宽容待人,就是说做人要心胸宽广,忍耐性强,对人宽厚、容忍。一个平时宽厚的人,顺利的时候可以与之共同奋斗,困难的时候人们也会去帮助他。
在今天社会中,有些人看到别人升迁了,就认为那是溜须拍马的结果;看到别人发财了,就认为是幸运,或者是违法犯纪所得……其实每个人的成就都与他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如果缺乏宽容之心,你就看不到这些,这样你将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且也丧失了学习别人优点的机会。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08: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面对竞争,不争而善胜
在《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战胜,以丧礼处之。”这里指的是在战场上,意思是:打了胜仗,就用丧礼来处理。为什么?因为你胜了,就意味着对方的不幸,故应用丧礼对待之。所以,以“道”的原则处事是非常具有人文关怀的,并不是不要胜利,而是并不把胜利看成至高无上的。那么引伸到日常现实中,我们就不要总把胜利看得那么重,要给对手同样以必要的关怀,而给对手以必要的关怀才是真正成功者的风范。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成功者的风范并不是以胜利为唯一标志,就是处于下风,或失败了,仍然有着出自内心的坦然。“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实这样的心态更是成功的心态。很显然,这样的心态是建立在慈善和爱的基础上的,所以“不争而善胜”的本质还是人的内心慈善使然。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08: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成功的定义
成功是不是意味着挣更多的钱,身居高位和手握大权呢?在《道德经》看来,这只是“胜人者有力”,并不一定代表成功,它可能还代表着为贪婪和冷漠所支配而带来的拥有,他可能是欲望的奴隶,因此不是“道”的意义上的成功
《道德经》里的成功是“自胜者强,道法自然。”“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住在别人不去的地方,不出风头,不突出自己,心情舒畅深远,经常给别人以仁爱,老子的话是值得信任的,为人正直和蔼可亲,处事的能力很强,出动又善于选择时机,不与人争斗,所以无忧无虑。
按照现代的标准,这就是道德水平、情商、智商和能力非常高的人,这就是“道”的意义上的成功!因此,成功最重要的标准在于拥有一个不随环境、金钱、权力、地位的变化,只属于心灵素质里的某种坚韧的东西。

(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而来,感谢原创文章作者的创作与努力,让我们看见了这么精彩的文章。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九九易学网 ( 冀ICP备2022006500号 )

GMT+8, 2025-5-11 03: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