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4-2 14: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1型糖尿病多瘦
糖尿病典型症状俗称“三多一少”(即吃饭多、喝水多、排尿多,体重减少),主要出现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病因多为胰岛素“绝对”不足。胰岛素缺乏,人体就不容易储存能量,就会消瘦。这类糖尿病多见于中、青、少年,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胖,发病后体重继续下降,且较为明显。
2型糖尿病体重变化不一
2型糖尿病患者胖瘦皆有,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60%,其中40%伴有肥胖,发展及恶化与脂肪代谢密切关联,因此,2型糖尿病又被称为“糖胖病”或“糖脂病”。肥胖患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一方面肥胖者脂肪细胞多,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另一方面肥胖者常伴有血脂异常,游离脂肪酸增多,易形成胰岛素抵抗。所以,即使轻微超重的人,也要警惕糖尿病的“侵袭”。
在2型糖尿病的瘦患者身上,胰岛素抵抗似乎没有那么明显。但这类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差,病程长,体内胰岛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体重有所下降。有些人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变瘦,就是转成1型了,这是不对的。1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自身免疫和遗传,而2型糖尿病多是在遗传背景下由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所以,二者并不会互相转化。
外瘦内胖,更要警惕糖尿病
有些人看起来不胖,但其内脏脂肪细胞的数目和脂肪容积却很高,表现为“外瘦内胖”。这类人的一个特点就腰围较大或腰/臀比较大,他们往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如果不采取限制饮食或运动等措施减少内脏脂肪堆积,则可能使胰岛细胞受到损伤,从而促发糖尿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