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8-6 08: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控带来的机会
从2011年下半年后,全国房地产再度步入调整期,当时,深圳等一线城市最先反应,二三线城市调整紧随其后。
由于限购限贷的存在,深圳投资水分逐渐被挤干,投资客占比从2010年超过30%降至10%以下。
而郭亮便是留守楼市的其中一个,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后,郭亮的投资手法趋于成熟,即在不景气的周期开始搜集“笋盘”买入,无论是哪个区域,只要比市场价便宜足够多就下手,同时关注新房市场,尤其是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楼盘,每年都有销售任务,一般会先于二手房市场降价促销回笼资金,然后在景气周期内逐渐卖出。
其间,中国在“稳增长”的主基调下,房地产市场的拉动作用再次被放到了显要位置。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成为楼市调控的转折点,提出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郭亮认为调控手段将逐渐退出,但他仍会做足准备,投资偏向于做中线,留足两三年的月供,尽量达到翻倍再卖出,投资回报率比以前更高,如他2011年投资的龙华绿景香颂、西乡果岭,两三年后收益均在一倍以上。
而2014年上半年低迷的楼市,又给了郭亮和高华“进货”的良机。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楼市成交全面下滑,广州、上海一手住宅的成交面积同比下滑超过三成,深圳、北京的跌幅超过四成。
“当时媒体都在唱衰深圳楼市,说要谨防暴跌,但我根据银行的信贷政策得出结论,是要防止下半年房价暴涨。”郭亮说,在去年上半年,他和其他投资客就开始在市场吸盘了。
果然,央行去年出台了“9·30”政策,被压抑了四年的改善性需求如堰塞湖一样喷涌而出,今年“3·30”政策火上浇油后,深圳房价开始暴涨,大部分区域二手房价格涨幅超过50%,热点片区甚至翻倍。
其中6月份30713元/平米的成交均价更创下历史新高。数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深圳新房成交均价同比大增20.3%,涨至每平米28040元。
深圳这座城市,很少出现像今年春夏这样的群体性癫狂,似乎空气中都飘浮着一层恐慌。几乎每个人都在抢着什么,小散户在抢股票,消费者在抢房子,开发商在抢能够制作“面包”的“面粉”,仿佛这些东西一夜之间都变成了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
在“3·30”楼市新政出台前,高华又在前海概念范围区与朋友一起购入了两套熙龙湾的房子,买入价格约51000元/平米,6月份以约78000元/平米卖出,净赚了270万元,而高华的朋友晚卖半个月,比他多赚了60万元。
“限购只能找别人的名额买,但毕竟不是自家人,随便一套房都是上千万元,在利益面前,每个人都靠不住,存在法律风险,因此不敢做长线,一般三五个月、最多半年时间就转手。”高华说,限购让他在投资上变得更为谨慎。
当调控成为一种常态后,投资客们反而能熟练地掌握楼市周期规律。
“房地产调控实际上给了投资客机会,涨涨跌跌,才有套利空间,如果一直较为平稳,投资客是没有利润的。”郭亮毫不讳言,目前手中滚动的房子仍有十多套。
在郭亮看来,货币和信贷政策是影响房价的最大因素,随着信贷放松,2014年下半年,成交量在不断上升,说明有人抄底,果然“9·30”政策出台后,10月份市场开始出现涨价苗头。
郭亮认为,今年全国楼市唯独深圳房价暴涨,是因为从2011年至2014年间,深圳房价涨幅偏小,2014年深圳新房成交均价为23973元/平米,同比上涨11%。相比2010年的均价,四年房价上涨19%。低于同期北京、上海的涨幅。
而高华投资的参考指标是,首先看政策,没政策时看市场供需,只要信贷放松,房价必然上涨。去年高华力劝同事购房,有19个同事成功在深圳房价暴涨前入市。
这些年来,高华在楼市上总共赚了3000多万元,他不断分享自己的投资经验,在朋友圈中造就了多个千万富翁。而郭亮从几万元起步,他说收益算起来达到上千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