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3|回复: 0

国学为何“高温”不降?(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6 10: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弘扬越来越受重视,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并且始终“高温”不降:高等学府设立国学院,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开设传统文化课,考试中增加古诗词的比重,企业参加国学培训班……国学在东营,是否也是这么“热”?为此,记者进行了专门调查。

  背景资料: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礼记·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只不过,“国学”在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或者是藏书和讲学的场所。真正把“国学”同诸多“外学”相提并论,作为一门统揽中国学术的概念提出来,是在西学东渐,我国社会和学术文化处于空前转型的明末清初。但那时对“国学”是什么却有无数的争议。随着历史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国学”走到今天,最被认可的定义是清末民初章太炎提出来的“国学即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国学”的解释就沿用了这一定义:“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

  热遍全城:国学学习从娃娃开始

  每天早晨7点50分,东营实验学校小学部的经典诵读铃声都会准时敲响。各个年级的孩子们纷纷朗读学校按照难易度指定的教材:《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等。童声朗朗,韵味十足。

  放学的铃声还在校园里回荡,东营区一中的学生们诵读古诗的声音就已响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稚气的声音,严肃的神态,仿佛越过时间的沧海桑田见到了当时的景象。走在校园里,一幅幅的楹联随处可见。据了解,学校为弘扬国粹专门请来了专家教授加以指导形成了自己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们尽情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在动手尝试创造中领悟传统文化的伟大。

  走进英华园学校,各幅楹联、名言、警句、古诗词琳琅满目,校园传统文化氛围浓郁。读书台,经典诗词诗韵飘香;练字台,中国汉字发展轨迹清晰可辨;圣园,文武双圣比肩而立;博园之内,一幅幅楹联闪烁着国粹的光泽,韵味浓郁,耐人寻味;就连幼儿园的楼宇周围也是一幅幅红底黑字的楹联,读来清新典雅,口齿留香。

  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专门修建了二十四孝文化长廊,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私人教育培训机构也大力开设与国学相关的课程,包括国学诵读、中国画、书法等。据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市“国学”教育主要集中在学校,以学校自主的形式展开,并且大多数的学校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校本课程。

  除去学校里开展的“国学”教育,我市各市直机关、各县区机关都定期开设“道德讲堂”,讲解传统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市图书馆还全面启动了“图书馆+书院”的服务模式,定期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农村绘制“文化墙”以耳濡目染的形式宣扬传统经典故事……从市区机关到农村大院,从公立学校到私人教育机构,传统文化氤氲在我市的每一个角落,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学习“国学”、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队伍。

  顺应转型:国学回归为匡正人心

  “国学”二字重新被提起,得益于1992年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在2000年更名为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自此之后国学开始成为大学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1995年,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九人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016号提案:《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很快便得到了社会响应。随着1997年中国第一所以传统文化教育、经典诵读为特色的圣陶实验学校的成立,以诵读经典为目标的中华传统教育开始在全国重新兴起,并始终热度不减。

  “全市出现国学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有其特有的韧性,一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传统文化因开放而彰显其价值,因和谐而彰显其包容,因开放而彰显其活力,因传承而彰显其厚重,这些都非常符合现阶段的需要,热起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市委党校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徐三朋分析我市为什么会出现国学热时说。

  “国学在学校里如此受重视,一方面因为这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另一方面学习国学能修身养性,对学生们良好品德的养成有重要的作用。”问起国学为什么会这么热,东营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张秀芬主任说。国学教育重在匡正人心,回归教育本质——学做人。“我觉得现在国学这么热,主要是因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拥有全面的素质和良好的品质。我送孩子去学习国学,就是希望他能学习古人良好的礼仪,杜绝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无论学习成绩怎么样,都能永远善良、可爱。”作为学生家长,薛女士非常在意学习国学对孩子良好习惯和品质培养的助推作用。

  理性对待:国学学习要结合实际

  学习国学,诵读国学已经成为了当下的一种时尚。可国学是什么,很多人却并不清楚。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国学就是诵读的经典:《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孟子》等。少部分人认为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结晶,国学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学习国学不能只停留在诵读经典上面,要理清概念,明白学习的意义,结合自身需要,有所选择的学习掌握,将国学真正吸收并为己所用。

  在记者采访中,有关专家和学校负责同志表示吸收国学不意味着拿来就用,传统文化需要在不断发展中焕发活力。如今,不能仅仅把国学作为一个传统历史来看待,而应把其赋予现代的意义进行传承与发展。因此,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上举办的活动,都不能以发扬“传统”的名义刻意“仿古”,更不能将学习流于形式,对学生国学经典的教育不能只是换上汉服背几篇经典和学写几个毛笔字那样简单。

  徐三朋副教授在采访中说:“弘扬传统文化,学习国学不是赶时髦,不是作秀,不能抱有太强的功利心,不能把它看成是做事的手段和工具。要把学习传统文化与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结合在一起,渗透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贯穿到农、工、商各个行业,使它真正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成为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师资力量参差不齐也是现在我市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更有甚者,打着教授国学的幌子贩卖教材。“学生家长在选择国学培训班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做好调查,试听一下再做决定,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自己在家带着孩子阅读一些经典书目。”面对社会上国学班鱼龙混杂的情况,东城一从事传统教育的老师李海梅提醒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九九易学网 ( 冀ICP备2022006500号 )

GMT+8, 2024-5-19 15: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