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命运之中,有定数,亦有不定数。命运的真象,是宿命与自由意志合力的共同结果。宿命来自于宿世之业,力量之强劲,影响之深巨,稍经世事之人都有深切体味。选择何时投胎,寄体于什么样的父母,何时出生,出生之家庭景况,诸如此类。自非个人意志能够主控。这当然就是真实不虚的定数。在我们后天的成长过程中,自由意志也总会灵光乍现。比如,选择什么样的工作,追求什么样的缘份,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去到什么样的地方,诸如此类,大抵都是未定之业,都要牵涉到诸多的之后天缘起,都有一定量的自由意志参与,所以,绝对不可能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的定数来概括与搪塞。只是人的自由意志,缘自于心念之力。念头纷起,明灭无常,有沉潜淡定,当下清明,亦会神魂颠倒,意乱情迷。前者,可以让吾等避开诸多人世间的陷阱与烦恼。后者,则会让吾等遭遇到难以预料的魔障与孽缘。
二,吾等承认与尊重定数与业力造成的当下困境,也要积极面对,勇于改善不定业,进而改变命运走向。当然,一个人正处在身心分裂,惊慌失措的情景之中,要谈个人之定力,实属不易,而此时,最好的办法不妨借助于外力,亲近善知识。大凡人性优异见识深远之宗教大德,品质良好技业精湛之玄学师傅,都可以视为指路之明灯,度劫之津梁。当然,久病成医,随着用功时日之加深,自控能力加强,可以在逆境中立定足跟。再随后,定力加深,识见大开,清明的心灵之路慢慢延伸。吾等不仅可以用公充中正之眼光检视过往境遇的顺流逆流,更会心安理得的接受当下的面临的境遇,不抗拒,不逃避。所以,心灵强大的足可以接受一切业力的考验,绝对是长期熏修之后的真功夫,而绝非是所谓一念顿悟的口头禅。
三,寄身于二元对立之物质红尘,吾等的心灵很容易被物质绑定,当心灵随着物质境缘之顺逆变化而升腾起伏时,此时之心绪之流,大抵都是逐境而生,远远谈不上自由意志。而这些贪嗔痴慢疑惑颠倒的情绪之流,不仅不能改变命运,反而是加速恶业成为现行的催化剂。所以仔细看来,被物质化绑缚的众生,仿佛真的就是设定程序的机器。
四,儒释道三教,若论及对宇宙人生探讨之深度,佛教堪为第一。但在博大精深的佛法之中,绝对不承论一切问题都由是宿业决定,吾等完全没有任何自由的说法。佛陀在《增支部》中驳斥了一切苦乐无记之受皆由前定的错误观点。佛陀说过:人们若将行凶、偷盗、邪淫、妄语、贪、嗔、痴、邪见都归结于因为前业所致。那么他们既没有解脱的希望,更没有解脱的能力,因此,也就没有必要深信因果依教奉行了。如是一切都是宿命所定,那么杀人凶犯也可以振振有词的说,我没有办法啊,因为我杀人意念与行为都是因为宿命或者宿业所注定呀。任何智力健全的人,显然都不会认同这样的诡辩。依佛学之观点,吾等生而为人,尽管受业缘之左右,掣肘重重,但总是会有一定限度的自由,这些有限的自由意志,才是吾等改变命运之利器,利用此利器,可以让我们在艰难险阻的命运暗流里,仍可以选择心情之坦然与淡定。
五,子平人相之学,寄体于道家,根本用意就是首先要了解命运,其次寻找趋避改变命运之道。浮世红尘中,五行顺遂阴阳平衡,格局完美岁运协调,知行合一身心愉悦的人生,实在为凤毛麟角。对于对于诸多的普罗大众,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总会有各自的心结与矛盾。而检视这些心结的大小多少,命相术中之子平学是最好的工具。利用出世间的佛法,可以让吾等了生脱死,减少精神与心灵之痛苦,而利用入世间的命学,可以让吾等趋吉避凶,减少物质与能量之损失。但总是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子平命学所预言的人生境遇,只是很有可能,而绝非百分之百的肯定。
六,数则赘言,东拉西扯,但形散神未散,归结一句,只要通过努力,命运可以有所改变,但改变之程度,因牵涉到内在的自由意志的强弱,与变动无常的外在境缘的诸多合力,实际上真的很难一概而论。这样的回答,不知能否对君有所启发。
本文转载自怀旧先生
post_newrepl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