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9-24 08: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上十二法,虽未能概道家静坐心法之全,然大要者皆已简述无馀。惟於静坐做工夫时,十二法无须全体采用,亦不必循序渐进。择心性资质夙根之所近,任取一法修之,均可使心入於「虚极静笃」之大定境界,而得顿超圣地。在修 过程中,有不少神 经验、神 现象、与神 境界之产生。有者不必惊惧,无者不必灰心。一味平平常常,默然静去; 问耕耘,不问收获;无怠无荒,无忘无助;自是一日有一日之功,一月有一月之功,一年有一年之功,日积月累,自有进境;不用功而不达者有之矣,未有用功而不达者也。惟须因其自然,不加丝毫勉强,不着丝毫意念,久久纯熟,则妄心自息,妄念自除,昏气自清,俗染自净,而得与天理相应矣。
静定工夫深者,无间动静,静固静,动亦静。定固定,动亦定。同时,修静中,不但仅求心静,尚须求其气静,神静,理亦静。不但仅求心定,尚须求其气定、神定、理亦定。人生在世,涵养须用静,事功须用定。
静观天地,则清明在躬,而毋或谬;定转乾坤,则宇宙在手,而毋或失。盖人心能虚极静笃,澄然常定,则观物易清,见理易明,料事易彻,而可臆测必中,算无遗策。且得其本体,握其道枢,心定神闲,自可转物而不为物转,转事而下为事转,转人而不为人转,转境而不为境转,转法而不为法转;转生死寿夭而不为生死寿夭转,转天下万世而不为天下万世转。故静定之学,不仅施之於养生为然也。
此外尚有静观太极法,运转乾坤法,长养圣胎法,存想丹头法,混和五气法,阖辟玄牝法,水火既济法,定神出神法,神通变化法,羽化登真法;均为修仑而亦可修心,了命而亦可了道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