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7-13 08: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我是一切的根源!
日本有一个水泥大王叫前严一郎,年轻的时候只身一人来东京谋生。他身无分文,但当他发现东京的街头有人在卖水,他非常高兴,心想,东京真是个好地方,它连水都能卖钱,看来我钱眼要在这个地方活下去绝对不会有问题!可是,我们想一想,会不会有人的想法恰恰相反呢?“东京真是个鬼地方!连水都要钱!我怎么活下去呀?”“连水都能卖钱!”和“连水都还要钱!”是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态度不同,结果就会两样。谁对谁错是否一目了然?
有一次,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则小故事。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在路上呢,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了那副黑黑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咯噔了一下,心里凉了半截,它心想,完了!赶考的日子遇到这副倒霉的棺材,于是他的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他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是他转念一想,它说:“棺材棺材棺材……噢!那不就是有官又有才吗?好!好兆头!看来我这次一定是鸿运当头啦!一定高中的!”于是他心里十分的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回到家里,那两个秀才都对家人说:“那个棺材真的是好灵呀!”著名的心理学家爱丽丝有一个著名的ABC情绪理论。他认为,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生活情景的评价和解释的不同,也就是说,事情的前因A会透过当事者对该事件的评价与解释以及他对该事件的信念B这个桥梁,最终才决定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分析刚才那个秀才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秀才之所以落得一个名落孙山的结果C是因为它在考场上文思枯竭,文思枯竭是因为他情绪不好,情绪不好又是因为他看到了棺材A。为什么她看到了棺材情绪就会不好呢?因为他对棺材的评价与解释是“出霉头B”;另一个秀才之所以出现金榜题名的结果,是因为它在考场上文思如泉涌,而文思如泉涌是因为他情绪高涨,情绪高涨又是因为他看到了棺材。为什么他看到棺材会情绪高涨?因为他对棺材的评价解释是“好兆头!B”
现实生活中,有人会因为失败而跳楼,也有人会因为失败而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有人会因为对手强大而畏惧,也有人会因为挑战巨人而使自己也很快成为巨人;有人会因为产品卖不出去抱怨产品、抱怨公司、抱怨顾客,也有人会因产品卖不出去而创新出广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有人会因为受不了上司的批评而屡屡跳槽走人,而有人也会因为严师出高徒而使自己能够胜任更加复杂的工作,最后不断晋升到高位。所有的一切都在印证爱丽丝的理论,也正如叔本华的理论“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一切结果的根源常常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有权对事物作出不同评价和解释的我们自己。“我是一切的根源!”对某一客观事物,你是如何思考的,你就会有什么样的看法,你有什么样的看法,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对事物的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是它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每一个人都必定要对自己的看法承担最后的结果。消极思维的人,它对事物永远都会找到消极的解释,并且总能为自己找到抱怨的借口,最终,他会得到消极的结果。接下来,他消极的结果又会逆向强化他消极的情绪,从而又使他更加的消极;积极思维者恰恰相反,他们对事物永远都能找到积极的解释,然后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最终也能得到积极的结果。接下来,他积极的结果又会正向强化他积极的情绪,从而又使他成为更加积极的思维者。
我们可能无法掌握风向,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调整风帆;我们可能无法左右事情,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调整心情。让我们不再抱怨,因为“我是一切的根源!”
好!这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第二个信念:“我是一切的根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