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7|回复: 0

论《周易》中的“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6 15: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周易》中的“德”文章由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张成院长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秋繁露·仁义法》云:“求诸己谓之厚。”《礼记·大学》云:“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厚德即忠恕,《礼记·中庸》云:“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又云:“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周易》中艮为“反身”,例如:   

        (一)《蹇》下艮上坎,《彖》云:“蹇,艰也。”坎为险,艮为本,遇难而反求于己,《象》云:“君子以反身修德。”《礼记·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二)《艮》云:“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背即反身。“不获其身”者,无我之义。庭指内心,“行其庭,不见其人”。舍人事而从天道。六四云:“艮其身,无咎。”《象》云:“艮其身,止诸躬也。”反身即“止诸躬”。巽为反身。《周易·系辞下》云:“巽,德之制也。”巽同顺,《国语·周语》云:“奉义顺则谓之礼。”例如《家人》下离上巽,上九云:“有孚威如,终吉”。《象》云:“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说文》云:“义,己之威仪也。”《贾子·礼》云:“故礼者,自行之义,养民之道也。”震为反身。有生则有身,《周易·说卦》云:“震为反生。”《复》下震上坤,初九云:“不远复,无祗悔,元吉。”《象》云:“不远之复,以修身也。”远、迩相对,《孟子·离娄上》云:“道在尔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厚德非成于一旦,源自不断积累,《墨子·经上》云:“厚,有所大也。”《庄子·齐物论》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是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I8EdCEJJWk/
【喜欢易经的朋友关注泰山张成官网;也可登录喜马拉雅电台关注张成老师,每天都有精彩分享等你哦】
《周易》中“坤”为“积”,《坤·文言》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巽为顺,故亦为积。例如:   

        (一)《升》下巽上坤,《象》云:“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巽、坤皆为顺,《荀子·礼论》云:“厚,礼之积也。”   

        (二)《小畜》下乾上巽,上九云:“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象》云:“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尚德即上德,《老子·德经》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积、畜义通,《礼记·祭统》云:“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老子·德经》第五十一章云:“道生之,德畜之。”河上公注:“德者,有也。”《周易》中有《大畜》,下乾上艮,《象》云:“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彖》云:“大畜,刚健笃实辉光,目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   

厚、重义同。《礼记·曲礼上》云:“以厚其别也。”郑玄注:“厚,重也。”《论语·学而》云:“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过则勿惮改。”《老子·德经》第五十九章云:“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以卑服。卑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道经》第二十六章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以“辎重”比喻“厚德”,《周易·大有》九二云:“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云:“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所谓“大车以载”即“辎重”,“积中不败”即“厚德”。   

“厚德”实同于“明德”,“反身”即“自明”之道,《春秋繁露·仁义法》云:“自责以备谓之明。”《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又云:“《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云:克明峻德。皆自明也。”《周易·晋》下坤上离,《象》曰:“君子以自昭明德。”昭、明同义,马王堆帛书《经法·道法》云:“公者明,至明者有功。”   

《周易·复》下震上坤,六五云:“敦复,无悔。”《象》云:“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释文》引向秀注云:“考,察也。”《尔雅·释训》云:“明明,察也。”孙注:“明明,性理之察也。”

五、崇德  

《周易·豫·象》云:“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今按:《礼记·乐记》云:“乐由天作,礼以地制。”又云:“故圣人作礼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故《周易·系辞上》云:“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论语·颜渊》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朱熹《集注》:“主忠信,则本义,徙义,则日新。”《论语·颜渊》又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朱熹《集注》云:“先事后得,犹言先难后获也。为所当为而不计其功,则德日积而不自知矣。”  

《周易·系辞下》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I8EdCEJJWk/
【喜欢易经的朋友关注泰山张成官网;也可登录喜马拉雅电台关注张成老师,每天都有精彩分享等你哦】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  

今按:《老子·道经》第十一章:“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由此可见,“利用安身”是置身于“有无”,《庄子·庚桑楚》云:“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圣人藏乎是。”日往月来,寒暑相推,时间运行反复不已,《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圣人不朽,时变是守。”  

崇德即尊德,《论语·尧曰》云:“尊五美。”皇疏云:“尊,崇重也。”郭店楚简《尊德义》云:“尊德义,明乎民伦,可以为君。”《孟子·尽心上》云:“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马王堆帛书《易传·要》云:“子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义行之耳。”《管子·形势》云:“德义,行之美者也。”《左传·僖公廿七年》云:“德义,利之本也。”凡德必及义,《释名·释言语》云:“德,得也,得事宜也。”义同宜,《周礼·大司徒》云:“知仁圣义忠和。”郑玄注:“义,能断时宜。”马王堆帛书《易传·二三子问》云:“君子务时,犹驱驰也。故曰:君子终日键键,时尽而止之以置身,置身而静,故曰夕沂若厉,无咎。”又如《周易·系辞》上云:“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所谓“常”即“德义”,亦即“时宜”。  


六、居德与育德  

“居”指清静无为。《孝经》云:“仲尼居。”郑玄注:“居,静而思道也。”《老子·德经》第七十二章云:“无狎其所居。”王弼注:“清净无为之谓居。”居、止同义,《礼记·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周易》中有:  

        (一)《夬》下乾上兑,《象》云:“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兑为常。《论语·为政》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述而》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遊于艺。”据同居。《史记·平准书》云:“废居居邑。”《索隐》引刘氏云:“居,停蓄也。”《老子·德经》第五十一章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夬》下卦及上下互体皆为乾,有自强不息之象,恐惧曰“忌”,《周易·震·象》云:“君子以恐惧修省。”《礼记·中庸》云:“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二)《渐》下艮上巽,《象》云:“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庄子·天地》云:“欲同乎德而心居矣。”郭象注:“居者,不逐于外也。”艮与下互坎如《蹇》、《彖》云:“蹇,君子以反身修德。”《吕氏春秋·圜道》云:“一有所居则入虚。”高诱注:“居,犹壅闭也。”壅闭则密,《周易·系辞上》云:“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智以藏往。”  

        (三)《未济》下坎上离,《象》云:“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方犹常,《论语·里仁》云:“游必有方。”《集解》引郑玄注:“方,犹常也。”方、正义同,《素问·病论》云:“方其盛时必毁。”王注:“方,正也。”《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云:“清静以为天下正。”《孟子·滕文公上》云:“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所谓“天下之广居”是“德”,“天下之正位”是“中正”之道。故“居德”与“居方”同义。  

        (四)《剥》下坤上艮,《象》云:“君子以厚下安宅。”今按:“安宅”指“仁”,《孟子·离娄上》云:“仁,人之安宅也。”《孟子·公孙丑上》云:“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又,《庄子·缮性》云:“德无不容,仁也。”故“仁”即“居德”,《孟子·尽心上》云:“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周易·系辞上》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I8EdCEJJWk/
【喜欢易经的朋友关注泰山张成官网;也可登录喜马拉雅电台关注张成老师,每天都有精彩分享等你哦】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象”指易象,如“天行健”、“地势坤”之类。《礼记·中庸》云:“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缴幸。”“易”指天道,《庄子·德充符》云:“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惟有德者能之。”《庄子·人间世》云:“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所谓“不可奈何”义同于“不得已”,指天道,与“居易”同义,《大戴礼记·哀公问》云:“公曰:敢问君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已。”“至矣”指“至德”,《周礼·师氏》云:“一曰至德,以为道本。”郑玄注:“至德,中和之德,覆焘持载,含容者也。”  

“安之若命”即“养”是,与“育德”同义。《周易》中有:  

        (一)《蛊》下巽上艮,《象》云:“君子以振民育德。”上互震为振,《礼记·月令》云:“振乏绝。”郑玄注:“振,犹救也。”《逸周书·克殷》云:“乃命南官忽振鹿台之财。”孔晁注:“振,散之以施惠也。”《说文》云:“惠,仁也。”  

        (二)《蒙》下坎上艮,《象》云:“君子以果行育德。”坎为终,故曰果。《国语·晋语》云:“其身果而辞顺。”韦昭注:“果谓敢行其志。”《论语·子路》云:“言必信,行必果。”《墨子·修身》云:“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国语·吴语》云:“莫如此志行不果。”韦昭注:“果,勇决也。”仁人志士敢于为信仰而献身,故《论语·宪问》云:“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I8EdCEJJWk/
【喜欢易经的朋友关注泰山张成官网;也可登录喜马拉雅电台关注张成老师,每天都有精彩分享等你哦】
七、俭德  

《说文》云:“俭,约也。”《贾子·道术》云:“广较自敛谓之俭。”自我约束,克己复礼,《礼记·乐记》云:“恭俭而好礼。”《颜氏家训·治家》云:“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周易》中有:  

        (一)《否》下坤下乾,《象》云:“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今按:《荀子·非十二子》云:“俭然。”杨注:“俭然,自卑谦之貌。”《左传·庄公廿四年》云:“俭,德之共也。”  

        (二)《小过》下艮上震,《象》云:“君子以行过乎恭,表过乎哀,用过乎俭。”俭德要克制物质享乐的欲望。《国语·周语》云:“宫室不崇,器无彤镂,俭也。”又云:“季文子、孟献子皆俭。”韦昭注:“居处节俭。”  

        (三)《既济》下离上坎,九五云:“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象》云:“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簿祭为禴,《论语·八佾》云:“礼,与其奢也,宁俭。”皇疏:“俭,约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九九易学网 ( 冀ICP备2022006500号 )

GMT+8, 2025-5-1 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