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1|回复: 1

国学教育报道: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路漫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6 10: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线生辰八字算命未来网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 高鹏)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时至今日,《纲要》实施已逾半年,国学看似热热闹闹地走进了中小学,然而落地情况究竟如何?中华传统文化是否能被当代中小学生接受?我们应该怎样通过国学教育让传统文化在新一代青少年身上开花结果?诸多现实问题仍亟待解决。
国学应该怎么教?国学应该怎么学?
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中华文明以其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的底蕴内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拼搏、创造财富。诚然,《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故事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在不断追求物质财富的今天,《王郎卧冰》、《行佣供母》的典故仍使我们呼唤信仰的回归;“仁、义、礼、智、信”,我们需要重新拾起基本的做人道德准则。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国学教育首当其冲。国学教育,学校应该怎么教?孩子应该怎么学?大家看法不一。
“我觉得学国学就是背唐诗、背古文。什么时候全都能默写下来,什么时候国学就学会了。”来自浙江湖州南浔浔溪中学的蒋云萍对记者说道。和蒋云萍一样,很多学生对国学教育的理解仍简单停留在背诵和听写古诗文上。
“我认为国学教育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学习和引导。”吴江盛泽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沈娟认为低年级的学生还很难理解和把握大段大段的古诗词,“如果用大道理将国学教育灌输给他们,其实是不得法的。”沈老师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渗透性的将国学中一些仁、爱、礼仪方面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明白一些道理。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花苑小学的语文老师周星磊则将生活中的点滴以国学形式来呈现。“在进行国学教育时,我坚持使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如,列队进入食堂就餐,孩子们可以以三字经的形式编写《就餐歌》,我还会采用古诗新唱的方式,把诗歌以演唱的形式演绎,与古代的‘吟诵’结合起来。”
可见,国学的学与教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之所以会是这种情况,和国学教育目前所处的地位、现状有很大关系。即老师在进行国学教育时其实面临诸多困难。
师资水平和升学压力制约国学教育
“首先的问题是教师的国学功力不够,自己可能都不大了解,就更无法让学生去了解了。”在谈到自己进行国学教育时面临的困难,沈老师显得比较无奈。的确,通过沈老师介绍,我们可以知道,目前吴江地区还没有统一专业的国学教材,大多数老师只能照本宣科。“其次,学习没有统一的规划,随意性比较强。还有许多家长、孩子认为有些东西离现实生活太远,没有用。观念、意识不强。”沈老师觉得家长和学生缺乏对国学的正确认识,积极性较低也是国学教学难见成效的制约因素。
周老师的想法则更加具体:“国学教育需要有一个系统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机制,每个年级应该建立教学目标和固定的体系。”周老师觉得国学教育不是语文老师想到教一些就教一些,这样没有作用,最后只是徒劳。“课时限制也很大,一周就几节语文课,除了教授升学考试的必要内容,留给国学的空间其实很小。”周老师认为国学课程设置不规范,教学时间短缺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年级的候海辰同学也坦言,平时课业压力很大,而国学教育往往跟考试、升学不挂钩,因此即便自己再喜欢也没有时间仔细研习,更别说那些不感兴趣的同学了,基本上学了就忘。
国学教育任重道远 孩子们终会受益良多
即便国学教育困难重重,但两位老师都肯定了国学对于孩子们成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沈老师认为“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层面来看,亲近经典、承续传统,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要做的事情。”
“我觉得学习国学首先可以增加人的涵养、培养人优雅的品质。其次,让大家更好的融入历史、传统文化中。当然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有作用的。”沈老师认为国学教育对学生语文学习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普及国学教育 让传统文化在新一代青少年身上开花结果
学习国学“最重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让我们当下生活得更好”。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普及国学教育,首先得把国学请下神坛,运用国学知识中所包含的朴素、劝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著名吟诵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对记者说道:“要形成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而不是现在这样零打碎敲,抓到什么算什么。”徐教授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理念、模式、方法、内容、结构,应该更多借鉴中国古代教育的经验,用中国的方式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而有效普及需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教师培训,有了专职的国学教师就一切皆有可能。二是建立实用的系统的国学教育模式。
针对最近一段时间频发的国学培训班伤害事故,徐教授认为完全可以避免。“加强国学教师培训,树立完善系统的国学教育模式,借鉴中国古代教育经验。只要对国学真的理解,对国学教育真的理解了,是不会出现伤害事故频发的现象的。”徐教授对记者说。
最后,在谈到目前国家大力在中小学提倡国学教育有什么现实意义时,周老师说“这是为了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良好精神家园的需要,也是每个国民履行义务和自身成长的需要,为的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发表于 2015-5-7 20: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必要,多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九九易学网 ( 冀ICP备2022006500号 )

GMT+8, 2025-9-11 11: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