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9|回复: 3

一生要做的事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5 08: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把我们的短处及时收拢在自我检验的验光镜下,我们会发现,我们虚荣心有多高,我们背离光明的阴影就有多长。
  
  虚荣每每伸出它浮肿的双手把我们捧到天上,但它永远不会在你落下来的时候承接住你身体的重量。
  
  彩虹对天空说:是我装点了你的美丽。天空回答道:不,你的美是短暂的,而我拥有的蓝色是恒久的。
  
  虚荣从我们内心跳出来表演时,我们的目光就会变得非常短浅。
  
  虚荣用它表面的荣耀迷惑那些涂脂抹粉的人,但它终归是一场戏。
  
  爱慕虚荣的人往往都要选择通向成功的捷径,这正是它们容易陷入困境的原因之所在。
  
  虚荣也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师,它能使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得出心灵的教训。
  
  虚荣使人达到狂热,它所暴露出人性的弱点,使明智的人一眼便能看穿。
  
  女人的虚荣心每每强于男性,可以这样说,爱慕虚荣是女人致命的弱点。
  
  虚荣的表现像浮萍一样漂浮在我们心底,它随波逐流的特性,我们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抑制内心的动摇。
  
  当虚荣被揭穿的时候,我们会感到脸红,虚荣的暴露,透视出我们内心世界苍白的一面。
  
  虚荣是我们最容易结伴的朋友,因而,面对虚荣,我们应该警醒,以免陷入朋友设置的圈套而变得愚蠢。
  
  虚荣如花,开得鲜艳,凋谢得也最快;名利如茶,泡得越浓,日后味道就越清淡。
  
  名利是我们共有的思想意识,它产生的激励机制,时时刻刻左右着我们的行动,同时也时时刻刻为我们制造心灵的危机。
  
  被名所累,被利所诱,这是我们常人难以挣脱的生活锁链;而名利 却为我们连接出两条人生永恒不变的真理:辉煌与死亡的较量。
  
  名利也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它是一个特殊的交易场所,它暴露出我们人类最阴暗自私的一面。
  
  我们不拒绝名利,但也不过分强求名利;对正常人来说,名利是一种目标,激励人们去奋斗、争取;反之,对非正常人来说,名利却是一粒产生邪恶的种子。
  
  淡泊名利的人往往是饱经名利风霜苦难的人;淡泊名利能使我们更好地延长心灵的寿命。
  
  名利往往是制造野心家的发源地,名利思想达到了极端,野心便膨胀出来,这是许多野心家由辉煌步入没落的根源。
  
  创业开始以追求名利为动力,创业成功化名利为铺路的石子,这是许多成功之士保洁名利,巩固事业的重要秘诀。
  
  有名,不要高高在上;有利,不要贪得无厌;我们务必牢记,成名者是从普通人中间推举出来的,你必须以朴素为本,才不会被名所惑。利益,是从艰苦的劳作中生产出来的,所以,你要懂得珍惜、知足,否则,利欲熏心,我们人生的健康最容易被利益摧毁。
  
  虚荣与名利,两个孪生的姐妹,与我们形影不离的生活影子,它在左右我们的行动,在指挥我们的思想。面对虚荣,我们不为炫耀而迷失双眼;面对名利,我们不为名利所惑,以保持高洁的品行和平常心态为准则。淡泊名利,钙化虚荣,这才是我们一生中都要不停止去做的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08: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开心胸终能释然
  
  禅海以前是一位武士的儿子,有一次到江户游玩,做了一位高官的随从。
  
  后来,他与大官的太太两相情悦,关系十分亲密。但纸里终究包不住火,他俩的私情最后还是被发现了。在自卫中,他杀了那位大官,带着他的太太逃往别处。
  
  他们没有生活来源,但因为习惯了奢华的生活,后来两人堕落成贼,而女人的贪得无厌使禅海深恶痛绝,他最终选择离开了她。
  
  之后,禅海来到很远的一个寺庙出了家,做了一名游方僧人。为了补偿他的罪过,他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一件善举。他知道某处悬岩上面有条道路非常危险,已断送了不少人的性命。因此,他决心在它下面挖一条隧道,取而代之。
  
  于是,他白天乞食,夜晚挖掘隧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三十年过去了,一条长达两千多尺的隧道,终于挖通了。
  
  在禅海完成这条隧道的前两年,那位大官的儿子已经成为一名剑道高手。他四处寻觅禅海想要报仇。最后,他终于发现了禅海,发誓要将禅海置于死地才肯罢休。
  
  禅海平静地对他说:“我心甘情愿地把我的生命给你,但是请让我挖完这条隧道。等到这件工作完成的那天,你就可以杀了我。”
  
  于是,这位大官的儿子就耐下性子等待那一天。时间一天天过去,禅海仍在不断地挖着。一晃又是几个月,大官的儿子在闲等中感到十分无聊,便开始帮禅海挖掘。就这样过了一年,他对禅海的坚强意志已经是十分钦佩。
  
  隧道终于挖成了,人们可以从它里面安全通过了。
  
  这时,禅海放下手中的工具,欣慰地长吁一口气,说:“隧道完成了,我心愿已了,现在请你砍去我的头吧。”
  
  那位年轻的复仇者满眼含泪,动情地说道:“你是我的老师呀!我怎能下手砍自己老师的头呢?”
  
  菩提心语:
  
  一切怨恨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散。人都难免犯错误,只要真心悔改,就值得尊重。不必耿耿于怀,放开心胸,一切都会变得坦然。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08: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放下执着,即是解脱
  
  我们因执着不可能执着的东西,而经验到一切的痛苦。
  
  你观察过天上的云吗?你注意看,有时候云的形状就好像一朵花,然后它开始改变,变成一棵树、一头牛、一条鱼;如果你执着于花的形状,你当然会很挫折,因为不久花就消失不见,变成其他的东西,这是云的本质。
  
  生命也是一样,一直处在“变化”的状态,情人会变心,事情会变卦,健康会变化,昨天还在的人,今天可能就不在,一切都不停的在变,在生命中没有什么是不变的。
  
  然而问题就出在,我们都习惯以“习惯”来看待周遭的人事物,因而当变化发生,人们就视为灾难,并将它转化成了控制喜乐的执着。得到就笑,失去就哭,那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心总是纷纷扰扰,因为世事本来就变化无常,每一样东西都在改变,如果你很执着,心又如何平静呢?
  
  人心之所以不安,就是把自己寄托在那些不稳定和不真实的东西上。你把房子盖在流沙上,却渴望一个永远安定的窝。这可能吗?
  
  人之所以痛苦,也是太执着于那些终将失去的东西。不管你得到什么,失去是早已经注定的。因为所有东西都属于“得”与“失”的过程,所有人都属于“来”与“去”的向度,失去是这个过程和向度中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们无法看透,那就不可能终止苦难。
  
  当你痛苦难过的时候,你注意过吗?你一定是跟“真相”在对抗,因为你不愿接受那个事实,所以痛苦难过,对不对?
  
  你以为只要拥有,就永远不会失去;以为把孩子养大,孩子就会奉养你;你以为只要对人好,人家就会回报你;以为爱你的人,就会永远爱你;你以为在你身边的人,会永远都在,这些都是妄念,把自己的期待和欲求,投射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里,还指望世界会依照你的想法运行,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没错,我们因执着不可能执着的东西,而经验到一切的痛苦。“真相”从不会令人挫折难过,人之所以挫折难过都是因为我们将自己的幻象强加在真相之上。
  
  人会变,事会变,物会变,世上所有的一切就像云一样,是无常的,所以不要去执着,不要给自己制造出难题。当云是一朵花,很好;当它变成一棵树,那也没关系,何不顺其自然,当风吹起,就跟着风儿一起摇摆;当下雨了,就在雨中跳舞!没有执念,不起纷扰,如是云淡风轻。
  
  人常说:解脱难。其实解脱并不难,只要你肯放下执着,当下就解脱,不是吗?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先有业力还是先有六道轮回?
  
  慧律法师答:这句话就是妄想。讲先有业力也不对,讲先有六道也不对,因为业力本来就是如幻的东西,六道也本来如幻的东西,因为执着才有六道跟业力的存在,这叫做虚妄。有虚妄的执着才有业力,虚妄才有六道轮回。那么,既然是妄,妄本无因,若有所因,何名为妄?
  
  所以,这个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答案是一样的。讲空无自性的时候,讲先有鸡,就有过失;讲先有蛋还是有过失。在相上论哪一个开始,这个叫做第一因,第一因就落入逻辑上的错误。
  
  所以,不是先有业还是先有六道轮回,业本身空无自性,不可得;六道轮回也不实在。既然不可得,既然不实在,我们去论断它,是因为站在众生的角度,看起来好像是真实的,才来论断它,变成要讲第一因,第一因就是错的。如果你要探讨第一因,那么就是犯了严重的逻辑上的错误。
  
  我现在问你:你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两个都有过失;先有业力还是先有六道轮回?两种都有过失啊。
  
  佛离两边,空无自性的东西,无所谓的业力也无所谓的六道轮回。本身就是虚妄,虚妄就是不可得。我们在不可得里面空无自性,要讨论说哪一个先,这个还是用观念在学佛,还是错误的,悟道的人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九九易学网 ( 冀ICP备2022006500号 )

GMT+8, 2025-9-11 06: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