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拿起,何来放下?”这句话听过好几遍,却在这一次字字敲入我心。它与“落入红尘中修炼。”这句相得益彰,它们伴着我回归当下、追求梦想。
登山者有这样三种心态:
第一,证明的心态。在自己的清单上写上所有想攀登的山,一个个攀登完后发现人生没有了目标,抑郁自杀。
第二,执着的心态。攀登上山峰,便认为这座山是自己的了。安营扎寨,自立为王,势将这座山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第三,放下的心态。一览众山小后,即放下这座山,从此心中无山,自在享受其他想要追寻的生活去了。
对应到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成功?
第一,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很厉害,我们努力地拼事业,却在功成名就之后发现自己除了事业其他一无所有。
第二,死死霸住自己曾经成功的事迹不放手,活在极大的不安全感中。
第三,追求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尝到成功的味道,放下,继续去追寻成功过心里想做的其他事情。
观察自己,我现在依然怀揣着第一种证明的心态,所以既不敢放松自己,又过得很辛苦。这样的心态会有两种表现:
有时候,我非常拼命,生怕浪费时间没有做得足够好,从而不能证明自己是优秀的。
有时候,我也会移动到另外一个极端,觉得自己反正“本自具足”“我是丰盛的”,那就没必要再去努力什么,因为我不需要向别人证明。
前者,固然是种非常劳心劳力的状态,然而后者,却更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没有拿起,何来放下?人是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获取经验的,而经验是指引人之后如何做选择的依据。如果没有享受过成功的荣光,只是知道自己也是会成功的,那就不会晓得成功是如何得来的,成功之后的心境是如何的,成功之后我会做怎样的决定。
就像之前,我会看着同龄人做了一些我认为我也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成为了佼佼者。我会在强烈失衡的心态下催眠自己:这些我也能做到,只是我懒得做罢了。这样的心理什么都改变不了,佼佼者的生活继续精彩纷呈着,而我的生活一成不变。
放下,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状态。只是千万别忽略了放下的前提,就是拿起。只有真正拿起了,才能谈得上放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落在红尘种修行。如果我们真的什么都放下了,我们也不会出现在这个时刻这个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