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回复: 0

知无性无生,乃名称赞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9 09: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楞伽经》颂曰:
“法身如幻梦,云何可称赞?知无性无生,乃名称赞佛。佛无根境相,不见名见佛,云何于牟尼,而能有赞毁。若见于牟尼,寂静远离生,是人今后世,离著无所见。”

这三颂讲怎样是真正的赞佛。

    “法身如幻梦,云何可称赞?”法身指的是佛陀的法身。佛陀有三身:法身、报身和化身。法身就是佛陀的真身,当然说它是身,只是方便说,其实无身。法身就是真实性,法身就是“能觉”与“所觉”的不二。因此佛陀的法身自性,对于无明凡夫而言是莫测难知的,这里就比喻成如幻梦。因此对于凡夫无法感知的佛陀的法身,怎么能赞颂呢?

“知无性无生,乃名称赞佛。”世界万法皆无自性,世间万法其实无生,这便是赞颂佛陀。这句偈颂的意思就是,用口头上的赞美之辞是无法赞颂佛陀的,而是要领受“离生灭,法如幻,恒如梦,二无我”这些甚深法义,听闻、思惟、亲证这些佛陀教诲的殊胜法义,才是真正的赞颂佛陀。

   “佛无根境相,不见名见佛”,这里的根是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这里的境相是这六种感觉器官生起功能时的对象,一般叫六境或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佛陀是超越了这六根和六尘的,佛陀是见无可见的。

“云何于牟尼,而能有赞毁”,牟尼是释迦牟尼的简称,就是指佛陀。既然佛陀是见无可见,超越了六根、六尘,因此对于佛陀怎么可能有赞颂或诋毁呢?就是佛陀是无法用语言来赞美或诋毁的。

“若见于牟尼,寂静远离生,是人今后世,离著无所见。”如果看到了佛陀如此的平静,远离了生,那么今世、后世的人们就会离杂染,无取著。

这三个偈颂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赞美佛陀不是用言语,而是用听闻、思惟、领受佛陀的教诲。



No.177

摘自《楞伽经导读》第044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九九易学网 ( 冀ICP备2022006500号 )

GMT+8, 2025-4-26 21: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