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6|回复: 10

悟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1 12: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是什么?是无数修行人生生世世都难以靠近的那个本我。修行人都在修道,然而他们却不知道,道不是修出来的,它原本就是现成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宇宙的本性在你体内丝毫不少一点。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所谓的努力修行,只是针对你的大脑而已。因为你头脑里的障碍太多了,多如恒河沙,障碍着你不认识道。当你头脑转变后,道也就自然显现了。因为道本来就在万事万物之中。
    仔细分析千门万法,都是在让你放下再放下,清静再清静。所谓的努力和修行都是针对放下和清静所设计的。这是进入道之前的那段距离,需要努力去修。一旦你进入了道,你才知道,道不需要修,它本来就无处不在。道犹如虚空,无形无相,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你不可能见到它,也不可能找到它。它在万事万物之中,万事万物皆是它的自然流露。它清静无为,如如不动。但又能通过万事万物显现出它无穷的妙用。万事万物无处不在,真我本性也无处不在。山河大地,动潜飞植都是真我如来。虽不可见,但又无处不见。
    你的肉体不是真我,思想也不是真我。许多修行人认为灵魂是真我。其实,灵魂还不是真我。灵魂还是针对肉体这层外壳而言,是这个肉体的灵魂。肉体与灵体都是物质的,只是一阳一阴,阴阳互存而已。灵魂出壳与悟道解脱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平常人所讲的灵魂出壳,是你的潜意识这个“识神”出去玩一玩而已,它根本不能超越三界。只有悟道之后,找到了你那个真我,才能超越三界,得到彻底解脱。道无处不在,当然不存在三界之界。道无我无他,无我又如何生?无生又如何有灭?因此,道本身就不生不灭,本身就是最彻底的解脱。因此,你只有进入道里,你才能证悟到不生不灭的彻底解脱。
    但是,无论你用多丰富的语言来描述道,来形容本来面目,都无法准确和贴切。我们要想接近它,只有通过它表现出来的特性为标准,通过修行改变自己。与道达成同一频率,才能进入道。道最明显的特性就是清静无为、平等无分别、无我无他、如如不动。
悟道如同品茶,别人品茶(开悟)后,无论怎样给你描述,你还是不知道此茶(悟道)是什么滋味。只有亲自去品茶(证悟)。当你品过(开悟)之后,第三者依然不知道茶的滋味,也必须亲自去证。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12: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才能进入道呢?有人认为应该多学知识,多看经书,但是书本和知识都不可能让你进入道,只能在某个阶段引导你如何走路,指导你走哪条路可以接近道。道不是来自于外面的知识,因为知识来自于头脑的思维,是“识”而非“智”。道不是靠思维进入的,你脑子越复杂,想得越多,反而离道越远。六祖慧能不识一字,未看一经,却能悟道和讲经,是清静心中的自然流露。只有当你彻底空掉你的头脑,进入一种清静无为的入定状态时,你才能进入道。此时你才发现道本来就是现成的,只是自己一直都在玩头脑游戏,总在向外求,向知识里面找。被自己所知道的那点可怜的知识,一直障碍在门外了,这就是所知障。
    古大德说:“悟道不难,唯嫌捡择”。“捡择”就是分别和取舍,有了分别心才会去捡择,道是平等无分别的。心里有二、三,才会去捡择,回到“一”就不会再有什么分别和捡择,因为“一”已经接近了道。道如同一面镜子,无论什么事物照在镜子里,原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镜子不会分别这个事物好坏、丑美、善恶。人不仅有分别,而且样样事物都要分别个好坏、是非。如果你能回光返照,留心察觉自己刚才起动的每一个念头,你才能觉知自己念念都是分别。这是多生多劫养成的最大习气。因此,要想接近道,首先要断掉分别的习气,因为道是没有分别的。
    古大德说:“成佛不难,放下既是”。但是,人却有诸多的放不下。放不下亲情,放不下钱财名利,放不下所执着的一切。而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我”字。因此,最大的放不下就是“我执”。一切都是我想得到的,我不愿失去这些可以使我享受的既得利益。而且我执较重的人最爱显示自己,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因此,悟道最大的障碍就是我执。道的特性是无我、无他,也正是佛家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只要心里还有我,还不能达到忘我、无我的心境,围绕着我的一切都不可能放下。
    笔者在一次闭关中曾与各种物体对话,从中证到了“万物皆有佛性”。首先我进入了暖水瓶的思惟,暖水瓶说:“我没有思惟”。我说:“不对,你这句话就是思惟”。暖水瓶说:“我的思惟非常低级,我们只有从属性,而没有主动性”;第二个又进入了水的思惟,水说:“我没有思惟,我一切都是服务众生”;第三个又进入了一块砖的思惟,砖说:“我也没有思惟,无论把我放在任何地方都一样”;第四个又进入了太阳的思惟,太阳说:“我也没有思惟,我一切都是按照规律运行”。这四种物体的共同点都是没有自我,一切都是恒顺众生。这就是佛性,因此说万事万物皆有佛性。有我就不可能平等,有我就不可能清净,有我就是在执着个性,有我就失去了整体性,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进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12: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最难放下的是“我见”。 我见就是执着自己的见解,一切都认为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见解不对,总不愿恒顺众生,还是在处处突出自我的个性,当别人的见解与自己不同时,就生气烦恼,并与别人发生矛盾和纷争。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些对我见越执着的人反而离道越远,这就是个性。个性越强反而离整体性越远,宇宙是一个整体,因此,越执着我见离道越远。
    道清静无为,如如不动。万事万物虽然都是它的显现,但它却无念。这一切显现都是自然的缘聚缘散。绝非道的有意安排,也不是佛和上帝的造就。有些人或一些宗教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佛或上帝安排的,其实你想错了,佛和上帝是清静无为的,他们绝不会活得那么累。但是,人的习气却总爱琢磨事,琢磨人,脑子不能有一点空闲,闲一会儿就觉得无聊和寂寞,总想表现自己,显示自我的个性,发表自我的见解,总要千方百计想出点事来填补无聊和空虚。这就使人们多生多劫以来养成了攀缘、动念的习气。这种习气使你的心从没有清静过,心总往外驰,心驰则神往。
    古人造字非常合道,“心”是三点魂,外加一把钩。古人知道人有三魂,其中在外面的一点是“光魂”,光魂在天不在身,因为它特别亮,人体色身难以承受,当人投胎转世时,它只能留在外面。外面的另一点是“阴魂”,由于众生妄念外散,神魂常在外面,为财色名利终生奔波不息,因此,阴魂也在外不在身。中间一点谓“色魂”,由于此魂投胎后被肉体所困,一把钩代表肉体色身。人在受孕刚刚成胎直到出生前,都是这种弯曲身体的形状。此身象一把钩钩住色魂,直到死亡的时候,色魂才离开肉体。可见人的心时刻不停地被外界事物所诱惑,为外界事物所奔波,虽有三魂,却有两魂在外。这些都是古人用天眼所看到的,“心”字如此构造确有其理,绝非随意编造。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12: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们能把这颗好动的心停息下来,把自己的思想彻底空掉,使它常处于清静无为之中,你就接近了道。但是,人们却爱自寻烦恼,不停地在制造妄念。以致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许多修行人甚至想静也静不下来,大脑形成的惯性,自动地、不停地在想,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即使睡着了,做梦还是在不停地想。人体95%的能量都是胡思乱想消耗出去的。因此,所有的法门,包括念经、念佛、念咒、打坐、结印、修定、戒律、节食、辟谷、不倒单等,都是在帮你把繁杂的思想停下来,使你的心清静无为。
    有些人总爱攀缘,攀缘本身就是分别心,分别出有好有坏,你才会去攀缘。攀缘使你攀附两边,远离中道,产生“爱见”烦恼。“爱”烦恼是思惑,“见”烦恼是见解上的迷惑。有“见思惑”二障就不能出离六道,不能了脱生死。因此佛说:攀缘心是生死的根本。如何辨别攀缘心呢?可从怨亲的分别上看,放不下对亲属、亲朋、情侣的执着过爱,放不下对怨家对头的记恨,总是挂在心上。经常想过去的事,以后的事,未发生的事,与自己无关的事,担心儿孙将来的事,甚至找别人算卦,看命问吉凶等等,都属于攀缘。甚至做好事,度人也在执着攀缘,不知另一面却是在造恶。道是清静无为的,攀缘则是有为,有为就是在造业,造下业因,将来必因缘而生。因此,只要还存有攀缘之心,就背离了道,就出不了六道轮回。所谓佛法无边,即不落两边之意。而凡夫都是在执着两边,不合中道。只有随缘做事,而又不思善恶,不计得失,不求结果,不为回报,虽也做事,但清静无为,合道而行。
    道如如不动,修行的千门万法,其共同点都是在修一个“定”字。修定就是靠近那个如如不动的道。修定的关键仍在于心,当遇到外缘时,正是考验你是否见境动心,是否心随境转。如能把握随缘不变,这就是定力,定力就能使境随心转。当你清静无为时,你就接近了道。当你静极生定时,你就能进入道。当你定中生慧时,你才能真正悟道。当你能把智慧灵活变通地运用在实践中时,你才是真正地证道。这就是悟道的程序和过程。当你的心真正达到清静无为,如如不动时,你就是法身佛;当你的心真正达到平等无分别时,你就是报身佛;当你的心平等到万事万物无差别时,你就是化身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12: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平等心


人们生生世世起心动念都在分别,形成了最严重的习气。而且在未开悟之前很难察觉,即使常看经书佛法的人,虽然经论的字里行间,常提示我们断分别心,但依然与自己的分别心难以对照,遇事依旧分别,不知在心理行为上如何修正自己的分别心。
不破不立,正是由于人们习惯于用分别心来看待事物,因此,平等心就难以确立。而佛性是清静平等的。你要想证得佛果,必须破分别心,立平等心。下面以一些生活、修行中的实例,来帮助我们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学会如何在实践中断分别心,立平等心。

一、众生平等

众生皆有一定的慈悲心,但大多属于小慈悲,还属于情爱的范畴。比如关心儿女,只能对自己的儿女关爱,但不能关爱所有众生。菩萨是大慈大悲之心,无私情,无狭隘的关爱,他视众生皆如儿女,一视同仁。但是大慈大悲之心是如何产生的呢?是从平等无分别心中自然生出的。佛法常讲“同体大悲”,一般修行人很难真正理解,不悟明同体之理,是绝对不可能生出大悲之心的。
佛菩萨正是悟到了宇宙是一个整体,众生是一个法身。而众生只看到了表相上的个体,而且由我执产生了自私及不平等的心理。在宇宙这个整体中,每一个星球都如同宇宙的一个细胞,每个星系都相当于宇宙的一个脏腑,它们与宇宙同步运行,同呼吸,共命运。具体到众生来说,与宇宙星系的关系同样。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你身上的每一个细胞、脏腑都相当于众生。根据“生物全息能原理”,一个细胞就可以复制一个你,因此,你身上每一个细胞都是你,而不是有你有他。如果某一些细胞,某个脏腑由于自私,只顾自己个体的利益而去伤害其它细胞、脏腑,受损伤的还是你自己这个整体。因为每一个细胞、脏腑都是相互依存,缘聚缘生的,而相对独立的只是表相。如同车轮的轴、圈、条、内胎、外胎,似乎是独立的,但都是这个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个法身,整体叫人,叫车轮,叫宇宙。
既然宇宙中众生都是一个整体,如同一个人身上的各个细胞,它们必然是同呼吸共命运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无我的状态中无私地为这个整体付出和工作,只有保证这个整体生存的前提下,每一个细胞才能生存下去。无论伤害了哪一个细胞或脏腑,都会使你这个人(整体)感到难受和痛疼,以至毁灭这个整体,难道不是这样吗?一个小小的牙痛或痔疮都足以使你坐卧不安,全身难受。其原因正是由于全身的每一个细胞又都是这个整体。因此,众生是一个法身,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佛菩萨正是悟透了这一真理,才能使平等心、大慈大悲之心油然而生。这种平等慈悲之心,不是可以学来的,是悟道后真智慧的自然流露。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12: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多数人不明此理,只有自私自利的分别心,而没有平等之心。做事只顾自己或小团体利益,而不考虑地球、宇宙是一个整体,才使得这个世界相互欺诈,世风日下,杀盗淫妄,恐怖丛生,战争四起,伤害了多少无辜的众生。
我们地球,在此之前曾经有过七次文明时代。由于人类自私自利,只顾近利而拼命发展,破坏了大气的臭氧层,产生温室效应后,一、二十年之内,造成南北极冰山融化,海水上涨几十米,使大部分陆地淹没,给众生造成灭顶之灾。七次文明时代,都是葬送于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大自然如同人的皮肤,如果达到70%以上的皮肤烧伤,人就有生命危险。人类破坏大自然,等于在损伤自己的皮肤。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诺亚方舟,都记载了灭顶之灾后的惨景。这些大灾难就是对人类自私、分别、无止境贪欲的警告和惩罚。每当灾难临头之时,伤害的不仅是那些自私作恶的人,所有的众生都在灾难之中,甚至祸害到三禅天的众生。因为众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是众生的共业感招。如今内蒙荒漠引起的沙尘暴,不仅影响到国内许多省市,就连邻土的日本、朝鲜、韩国都受到波及。一个人的死亡,也并不是全身细胞都产生病变,只是由于某个脏腑或器官产生病变,就造成这个整体的死亡。因此,局部即是整体,每个细胞都互为存在,不可分割,充分证实了一个平等的真理——众生是一不是二。
菩萨自己觉悟后为什么要普渡众生,甚至生生世世转世人间为众生说法,正是为了让众生明白宇宙真相,不再造业自损。如能悟透了众生平等之理,你就会以平等心关爱众生,关爱众生生存的这个大环境,不再为自己的私利、近利而损害他人和环境。众生都是“我”身上的细胞。因此,关爱众生就是真正的关爱自我。环境也不是“我”身外之物,它如同“我”的皮肤和血管,同样是整体之我的一部分。因此,保护环境也是在保护自我。我就是众生,众生就是我。这就是无分无别的平等之心。
在我们周围稍一观察就可发现,那些分别心越大的人,个性越强的人,对整体的意识反而越差,平等心的比率也越少。在这些人自私自利的心理趋使下,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着这个整体。人体的肝脏如果不给心脏供血,心脏出了问题,难道伤害的不是这个人的整体吗?但是他们却丝毫不考虑整体的利益,在他们眼里总是把自己与整体分开来看,他们却不知道,破坏这个整体的后果也正在伤害着自己。这就是迷惑颠倒,不明宇宙真相的结果。而且这正是在社会上引起是非、纷争、矛盾、战争和一切不安定因素的根原。要想消除这些不安定的根源,就必须使整个人类逐渐竖立起平等心,并逐渐减少自私自利的个性,回归那平等无别的本性。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12: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众生平等之心,你就不会再议论是非,说众生我好你坏,众生皆我手足,你能说手好足不好吗?不会再因贪图私利而占有他利之欲;更不会因利益的纷争去憎恨众生;有了众生平等之心,你就不会为了自己贪图口福再去杀生;不会为了人类的利益而伤害其他众生;也不会为了人类的眼前近利再去破坏自然。平等心能使你心平气和,顺其自然,无形中又断掉了身、口、意三业。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12: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法门平等

修行路上,佛、道、医、儒、武等宗门诸多,佛教中分禅、密、净土、天台等宗。至于修行的法门更是多如牛毛。仅佛教就称谓八万四千法门。近些年,为适应现代人的修炼,仅国内就出现了上千个气功门派。观其所修炼的内容,皆不外乎佛、道、医、儒、武的范畴,只是变化后的方便法门而已。其它国家也有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伊 斯兰教、印 度教等千门万法。全世界修行人虽宗教不同,法门各异,但是,都是为了同一目标,都是在寻找那个真我本性,都是在各条道上向着本性回归。
各宗各派,千门万法,都是法身本性的显现,皆是同一个法身。如同大车轮上的诸多车条,都来自同一个中轴,又都在围绕着同一中轴旋转。条与条之间不仅不可分割,而且有着相互支撑,互为依存的关系。无论少了哪一根条,车轮就不能正常旋转。条与条有何分别?有何好坏?有何不同?
世界上为何生出千门万法?为什么要设八万四千法门?由于众生的国家、民族、语言、信仰不同,一个宗教是无法满足众生修行需求的。所以,应缘而生,自然就形成了许多宗教。如同教学一样,需设立门类不同的各专科学校,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又由于众生的慧根不同,慧根是指前世修行的基础,以及心理靠近道的程度。因此,在修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法也不可能相同。如同在一个学校里,根据学历不同,要分出不同的年级,使用不同的教材。你能说数学好,语文、历史、物理都不好吗?你能说大学好,小学不好吗?分出八万四千法门,正是佛的大慈大悲,恒顺众生的不同根器。如果只设一宗一法,只能适应一种信仰、一种根器的人,则不能普渡众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12: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不同的宗教和法门是怎样产生的呢?如同各种各样的植物,是因地、因时、因缘、因各种不同的气候和地质环境而自然生成,全世界不可能只生同样的一种植物,一种植物是不可能适应一切众生的。全世界的人都只吃同一种食物也是不可能的。这就不是恒顺众生,更不可能普度众生。
各个宗教法门也是如此,无有好与不好之分,都是真我本性的显现,平等无别。你攻击其他法门,就等于攻击你自己。但是,自从有宗教门派以来,由于各门信徒中那些尚未开悟者,还有我执,分别有我有他及门户之见,站在自我小团体的立场上,不明白千门万法是同一法身,因而相互轻视。随着长期的发展,逐渐转化成轻视或仇视。宗门派别之间相互攻击,相互抵毁,表相上都是在自赞毁他,但实际上都是在破和合僧,在造地狱果报。
基督教与天主教虽同读一部圣经,却互相抵毁。在本教内部又分化出上千个大小宗派,都说自己传的是正法,别人传的是邪法。佛教内部也是如此,净土宗的某些人不理解密宗的一些密法,则出言毁谤。宗门内部也相互攻击,甚至搬着经典来攻击对方。
近十几年内,我国同时出现了上千个修炼门派,让群众从健身入门,以“气功”为方便法门,并逐渐引导一部分有缘人,从健身逐步走上修行之道。这正是佛法的随缘和便通。但有许多佛教徒或基督教徒根本没有接触过气功,并不知道里面所修的内容,只看“名字”表相而不知其中博大精深的内涵,则大肆攻击气功都是外道。其实,大多数气功门派都是以修心为主,并性命双修的。气功界在初期度人的时候,为了方便度人,以示法的形式表演过一些特异功能。有些修佛者则攻击气功就是为了出神通,是外道、邪法。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12: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基督教的信众,也不知道佛教的内涵,只执着圣经中“不要拜众泥胎偶像”一句经文,就攻击佛教是“拜泥胎偶像”的迷信邪法。甚至劝说佛教徒把佛像砸毁。如此等等现象,都是分别心和攀缘心的扩大。其实,主耶酥所谓的“不要拜众泥胎偶像”,其寓意是指“对万事万物不要执着其表象”,其中的“众”字正是指的万事万物,而非单指“泥胎偶像”。是基督徒们的理解之误而恰恰又落入了对“文字像”的执着。又如,圣经里主耶酥对亚当和夏娃说:“不要吃善恶树上的果,一吃必死”。此处的真实含义是不让众生起分别心,不要分别善恶、是非,只要一生分别心,就脱离不了生死。而绝大多数基督徒们都不理解这句话,还是在执着本门的同时又抵毁他门,其所作所为正与主耶酥的教导相违背。既然一切法都出自同一本性,因此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你无论攻击哪一法,都是在攻击佛法,都是在攻击自我本性。因为佛法是不二法门,你心里还在分别二、三,本身就已经背离了佛法,背离了本性。
只要还有门户之见就是大分别心,只要对其他门派指手划脚,轻视毁谤,就是大瞋恚心。还在造三恶道之因,不是在修道,而是在造业。这些都是尚未开悟的表现。打着信奉基督的旗号反基督,打着修佛的幌子攻击佛法,这正是末法时期魔法横行的象征。
真正的开悟者没有分别心。虽修某宗某法,但心里却已无门户之见。他心胸豁达,站在宇宙本性的层次上,哪有你我?何为他门?都是一个整体,即使连内外之道也是方便讲,内外本来就是一不是二。如果你不接近门外,又怎能进入门内?因此,在开悟者眼里,不分内外,皆是一体两面的显现,如同一个硬币,是不可分开的两面。
佛在经中说过:“大菩萨宁可死,也不说别人的过错”。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说别人的过错是在断自己的慧命,如果被你攻击的那个人已经修成罗汉或菩萨果位,你攻击他,如同鸡蛋碰石头,自己反而被撞下地狱,一下地狱就是千万劫,远远超出你一生的生命,大菩萨很有智慧,所以宁可死也不说别人的过错。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12: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开悟者眼里,千门万法都是真我本性的显现,只是为了适应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慧根的众生而已。即使是吃喝拉撒、喜笑怒骂,也都是本性的显现,, 都与佛法是一不是二。如果把佛法变化一下你就不认识了,甚至去攻击毁谤它,说明你还没悟透佛法,还未明心见性。如果真正达到明心见性,无论佛法如何随缘变化,你都会见到那个真我本性,都会在无言之中“拈花微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九九易学网 ( 冀ICP备2022006500号 )

GMT+8, 2025-5-11 01: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