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9 18: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宇宙规律的目的,在于认识理解宇宙规律;认识总规律与局部规律和各类小规律间的自然关系,从而顺应规律,顺势而为,合理改善自我人生和提高生命价值。人类一旦觉悟,其行动力是惊人的。所以,易的研究从远古就开始了。
4. 非常之“道”派生哲理、易理、修真三大门类
地球物质因空气和风的传媒转化而成就生物,故人类生命和其他动植物一样,对阳光、水、特别是空气,具有特别依赖性。人离开食物可以活7——10天,而离开空气呼吸2分钟,就会窒息死亡。故人类对大气的吸纳、即练气修真,就成了人类的一项专门学问。
生长、生活于三维有形太极空间的地球人,因由太极微物质原子组合而成生命形体,故意识感触功能只与有形太极空间相匹配,对声、色、光、味、形具感触认识功能,而对无声、无色、无光、无味、无形之物质则无力辨别。修真之人通过长期的纳气修炼,不仅可提高生命质量,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更可开启那些原属于自己而被尘封的潜在功能,以感知常人无法感知的新事物、新领域,认识更广阔的宇宙天地,认识本源的自我,更可以使自身的生命价值得到极大的升华。由此,中国易道开始分门别类,形成了哲理、易理、修真三大门类、多种派系。人类意识领域也产生了唯物、唯心两大哲理派别。
5.易为中华古人推演道之规律的系统工具
“易”是中华古圣认识宇宙物质世界和推理演绎“道”之规律的工具;是中华古圣研究宇宙物质运动规律与人类生命活动之间的合理关系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总结;是中华古圣对地球人类的伟大科学贡献。中华古圣对易的认识和研究,始于无极和太极。
“易”始与伏羲,成型于周文王姬昌,儒圣孔子曾师于老子而闻道作《易传》,发展于宋代邵雍。在易的发展过程中,古圣贤用无极、太极、阴阳两仪、四象、八卦、五行生克制化等作用形式,来表述宇宙物质运动作用规律对人类生命规律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结果。无极“O”、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384爻、五行生克制化等,则是他们认识宇宙物质世界的模型和简易工具。其中无极“O”表示无,表示宇宙万物未成之混沌空无状态。阴阳双鱼环抱的太极图则表示阴阳合和的物质初成状态,表示万有之始。太极的阴阳双鱼即是两仪,表示阴阳相对作用、相辅相合方能成就事物。故孔子在易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业。因“道”之宇宙大规律,必然影响、决定局部规律和各项小规律,所以人类社会变迁、自然万物生息的万千变化,总离不开道的规范作用。
故而,宇宙万物皆规律。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道道归一,俱在宇宙总规律掌控之中。天俯、地载、人居中,始成三才。古人观天地而知道、用道。可知“顺道者昌、逆道者亡”为恒古不变之真理。因此,人之于世,昼行夜伏,春种秋收,顺其自然,知足常乐,安贫乐道、顺道则安。圣王治世,顺天意、应民心,遵人道而施政,世必昌盛。所以,道又为人类生存之道,社会发展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