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3|回复: 1

惊呆了!原来玉器不能这样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7 07: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三忌”是指玉忌油、忌腥、忌浑浊气体。所谓“四畏”是指玉畏冰、畏火、畏姜水、畏惊跌。




玉器的“三忌”所谓忌油,是指玉应避免接触油脂。这是因为油脂可封堵玉质的微细孔隙,使玉器中的灰土不能退出来,玉器自然不会莹润,也不会透出所谓的清光,玉石中有排泄杂质的管道,并称之为土门。所谓“土门”即是指玉石本身所具有的微细孔隙。玉器因在地下长期受水浸土蚀,微细孔隙中自然渗入土质或杂质。养护的目的便是尽量使其杂质“吐”出,可使玉更光泽亮丽。玉一旦沾了油腻,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是用滚水煮一会,便可退油;二是将玉件放入痱子粉或干面粉中,吸除油腻从而不使土门闭塞,而渐渐呈现出玉石的光泽。在佩戴时,玉每天都接触人体,同样沾有人体分泌的油脂及汗液等酸碱性。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一是“温吐”,二是“干吐”,即佩戴在身上的玉器,每隔四五个月便取下来,让玉器“吐”出油腻及酸碱性。所谓“温吐”即在睡前将玉器放在五六十度的热水中浸泡,早晨再取出擦干佩戴。所谓“干吐”就是将玉放入痱子粉或千面粉中,吸出其油腻及酸碱性。从而使玉器“土门”不闭,在人体恒温及摩擦作用下慢慢复原。所谓“忌腥”是指玉器与腥物接触,不但会使玉器含有腥昧,也会伤至玉质。因为腥气或腥液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如卤盐等,对玉器有一定的腐蚀,从而导致玉质受损,所以玉器要避免与腥物接触。所谓“忌污秽”与忌油相似,即污秽会使“土门”闭塞,而使玉器中的灰土不能退出,甚至反受其蚀,因此玩玉时要事先洗净手。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07: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器的“四畏”所谓“畏冰”是指玉器时常近冰,或被冻,则色泌就不活,没有润感,即所谓“死色”。有人认为将玉放在冰箱里冷冻,会使其“通透”和“质坚”,这实在是一大错误。这样做,玉器可能会产生裂纹而不可挽救。更何况色泌不但不会“活”,反而更无法“盘活”这块玉了。所谓玉器“畏火”是指不能将玉靠近火源和热源,否则可能使玉“色浆”尽褪。所谓色浆主要指玉器表面光泽和透明度。玉近火受热,尤其是高温,可导致裂纹的产生,亦可及玉质受损,从而失去光泽,降低透明度。此外也因为玉器多有浸蜡,因而高温易使蜡熔化,而使表面光泽度降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见到珠宝店的玉器柜台里放着一杯水的原因。由于柜台里的射灯温度较高会对玉器不利,而水可调节柜台里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减少射灯对玉器的影响。所谓“畏姜水”是指玉器与姜水接触,往往会使玉已有的泌色暗淡无光,如果浸的时间太久,还会使玉器浑身起麻点。以后无论怎样盘玉也难以补救。所谓“畏惊跌”是指佩戴者受惊,不小心将玉器跌落在地上或碰撞于硬物之上。重则“粉身碎骨”,轻则产生裂纹,即使看不见裂纹,也不意味完好无损。因为重撞之下,内部结构总会受道影响,即使肉眼看不见的细微裂纹,也是玉器的隐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九九易学网 ( 冀ICP备2022006500号 )

GMT+8, 2025-9-12 21: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