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 G# J7 }/ u& P/ | 
 
; N+ Y8 o- c# t. u% g词以境界为最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 
, `) Q& R$ p- g& u4 F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d  t! u5 i' ?5 }7 Z- m; r. |  X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 j' h( y. _, C  r1 M: _1 K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8 n* L" s, [+ q, L; a 
: r& U) v9 l9 k' n' T! |2 I! X 
此三种境界与研命者的经历有相同之处。研究命理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很多同好的学者们都有过此感慨地说:不要轻易地学命理,如果你想学有所成的话,你可以好好地利用你的青春学习别的东西,从而为你的人生创造出更大的辉煌。此话不假,因为研究命理这玩艺儿需要投入大半辈子的时间,需要突破三大难题: 
4 Z" m0 U& u2 w9 B一是必须全面地掌握命理学基础理论。 
, q$ N: x8 }9 Q. ~+ r命理有很多内容,很多学术书籍,还有很多流派,都是形象思维,不适应于用逻辑进行推断。 
$ \' H8 F4 W! _, e二是要经过实践磨练。: V3 r! m) R) @+ e" h3 W5 j 
反复进行“掐推”,像一位象棋大师一样,反复博弈它几万盘还不够多,才能总结出个道道来。) m  C. g9 D0 l  J: m8 k 
三是要有天分、悟性和灵性。 
5 O2 U! i+ }( A- q天分是聪明才智,悟性是指超常智慧和想象力,灵性是特异的功能或特殊的感悟。 
/ u& H, o7 g5 ]* b" E! F这三大难题丝毫不得断章取义和投机取巧,研究命理者心理上都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 
: x$ C) F4 }( }  s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这是宋代词人晏珠《蝶恋花》之名句。意思是人如欲在学术上取得成绩,必要登高望远,经得住艰难而漫长的考验。" ]; |& B$ o2 a7 h# j; q1 H/ l 
从研命的心理上讲,第一个境界可定为艰难刻苦地钻研学习,研究命理者从初浅地对命学的了解,到基础的学习,实务的运用,初感命学的新意。但随着思维能力的深入,事物的发展变化,在论命实务中,闪失错误会频频出现,你就会开始对命学产生怀疑,学命理的道路上第一次碰到了困难,这个时候,你正需要朋友的帮助,你第一个意念就是觉得自己找错了门,然后你就会四处寻找高手和名师,深究细研,演绎着你那人生半沉半醒的追寻之路。这个时期也会分离出几种人,有的只讲理论不讲实践,夸夸其谈;有的会去玩弄江湖骗术,假装神秘,不从大道悟本;有的却只追求民间秘诀,论而不全,没有深究其原理,时而蒙对了,时而蒙错了。 
  C1 \9 _/ h! ?: W& X+ S, Y* o5 {总之,如要度过此艰难时期,务必知道十六个字:术精于勤,立志成事,小成由己,大成由天。 ) c$ Q$ G+ k' u( _4 E. { 
 
: u  D: P' |' Z( i9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0 v2 L5 {4 M, B8 y5 O 
这是北宋词人柳永《凤栖梧》的词句。大意是说追求的目标既定,就应该全身心地爱上它,好比爱上一位天仙般的丽人,对她倾注全部生命,直至形销骨碎而不悔。- V$ i; P# |! p! e, J 
对学问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执著追求,付出多大代价都不后悔!此境界则为“望尽天涯路”之后,能在命学理法与实务并行中得到思想成熟,意境得到扩展,在阴阳轮转、五行生克制化上得心应手,理会顺逆之机,识破命局虚实吉凶。但对于不少变格与奇局无法掘破,这是在所难免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命理者可能不是先从研究易理这一大道入门的,而是直接先切入占卜技术或研究五行生克的硬功夫入手的,摸不透象、数、理的真正内涵,而达不到神游六虚的境界。此时应从易理的运行法则上去体悟自然与现实的差距,从中感悟出宇宙天体对人和事物的各种异象感应,从而明了阴阳五行的真气息,臻此境界,即觉天趣盎然,学有所得。很多研究命理者至此才懂得悟道知足,淡泊名利,择友而交。  
: G/ \( Q% F: Q/ f( l' S6 Z  e0 `( P! B# o* B1 x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j" W* B, i$ p7 m2 C9 E2 a 
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名句。意思是在探索命理哲学的道路上要披荆斩棘,经过反复追寻、研究,最终取得了成功。 
  u4 d' l+ E3 a" L4 I5 B7 k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功夫不亏有心人,自然会有一天豁然开朗,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大家在经历千锤百炼之后,无数的失败与困惑后能从命理上触类旁通,返璞归真,做到胸有成竹,遇而不惊,见而不怪,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 - t0 p' d1 R9 q! A4 y- K5 g 
 
$ U6 `  A0 m2 Y& U) E) s《易.履卦》云:履道坦坦,幽人贞吉。1 q1 C. B' m! @* A 
研命之人若行中得正,心无崎偏,坦坦荡荡,幽独守贞,幽静安恬,天降吉祥。 
+ _5 z( r+ n0 y1 {5 n8 u9 u% A8 t' |( Y) {8 S8 J( d6 I 
" s' m/ a7 s/ e7 j 
 
% N6 S( X- ^( T- z, P; \4 ?! P. b6 o9 f: s7 | 
. c' i! ?0 C# E' n 
 |   
 
 
 
 |